成虫能飞善跳,白天活动,中午日烈或阴雨时,多潜于叶背、叶鞘或土块下静伏。喜食谷子叶面的叶肉,残留表皮常成白色纵纹,严重时可使叶片纵裂或枯萎。成虫一生多次交尾,并有间断产卵习性。卵大多产于谷子根际表土中,少数产于谷茎或叶鞘或土块下。幼虫孵化后沿地爬行到谷茎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谷苗心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幼虫共3龄,老熟幼虫在谷苗近地表处咬孔脱出,在谷株附近土中作土室化蛹。在气候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生为害重。在干旱年份,黏土地受害重于旱坡地,而在雨涝年份,则旱坡地发生重于黏土地。早播春谷较迟播谷子受害重,重茬谷地重于轮作谷地。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改善耕作制度。合理轮作,避免重茬;适期晚播,躲过成虫盛发期可减轻受害。加强田间管理。间苗、定苗时注意拔除枯心苗,集中深埋或烧毁;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收获后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菌源。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50%辛硫磷乳油拌种。土壤处理,播种时,用3%氯唑磷颗粒剂2kg/亩处理土壤。在谷子出苗后4—5叶期或谷子定苗期喷洒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上一篇: 酵母粉发酵秸秆技术?
下一篇: 谷子田有什么除草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