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止蔬菜污染的基本对策
2.1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选择无污染地区,通过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防止蔬菜污染的根本措施。通常情况下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只注重土壤的厚度、肥沃程度、地势是否平坦、有无灌溉条件、交通是否便利等问题,而忽视土壤、空气、灌溉水等环境的污染。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必须高度注意有无环境污染源,尤其要注意工业和城市三废污染源,防止工业和城市废水、废气、垃圾、粉尘造成的污染。
2.2加强蔬菜检疫和病虫预测预报:
在蔬菜污染中,农药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病虫害通常以治为主,病虫越多,用药越多,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又不得不加大用药量,这种恶性循环是造成农药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
2.2.1加强对蔬菜的检疫:对蔬菜种苗加强检疫,防止危害性的病虫及其它有害生物随着蔬菜种苗在菜田传播和蔓延。如番茄的溃疡病、黄瓜的黑星病、美洲斑潜蝇等在某些地区属于检疫对象。
2.2.2加强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各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殊的环境条件。比如高湿天气、昼夜温差大、叶片上有水珠,则易发生霜霉病、灰 霉病、菌核病等;环境干旱,则易发生蚜虫和白粉虱。要根据蔬菜病虫发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结合田间定点调查和天气预报,科学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病虫害或消灭在发生初期。
2.3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
首先是选用抗逆性强、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可使蔬菜生长健壮,减少田间用药量;其次是注意保持田园卫生,合理处理病残体,实施合理的栽培制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用药,减少农药的污染;第三是合理的肥水管理,施用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进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另外,生产中还有很多新技术可减少病虫危害和预防污染,如遮阳网和防虫网的使用、膜下暗灌和膜下滴灌的使用、烟雾剂和粉尘剂的使用、无土栽培、嫁接育苗、二氧化碳施肥,等等。
2.4生物防治病虫害:
利用生物天敌防治蔬菜病虫害,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既可以达到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目的,又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减少污染。目前生产上已广泛使用的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灭蚜菌、赤眼蜂、七星瓢虫等生物农药或生物天敌防治相关蔬菜害虫。
2.5物理防治病虫害:
如种子的物理处理,包括干热处理、温汤处理、低频电流处理、磁化水处理、紫外线处理、红外线处理等,其中干热处理、温汤处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如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死病菌、虫卵。在夏天,地表覆盖薄膜,可以使近地表产生高温,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此温度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处理10~15天,即可杀死土表的病菌和虫卵。大棚黄瓜生长后期,采取高温闷棚措施,可以防治霜霉。在秋末冬初耕翻土壤,利用冬季寒冷气候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如利用害虫的驱避性进行驱赶或诱杀,蚜虫有避银灰色的特性,在田间可以张挂银灰色膜,用以驱赶蚜虫;白粉虱有趋黄性,可以在田间设黄板进行诱杀;番茄的气味可以驱避菜青虫的成虫,在田间可以把番茄和甘蓝进行间作,以减少菜青虫的发生。
2.6严格控制化学防治:
正确施用农药,严格控制化学防治。目前生产上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还很难做到,但施用时应严格按照无公害蔬生产的农药使用规程进行。
2.7开发新型无公害蔬菜:
某些特殊和新型的蔬菜本身就是无公害蔬菜,再加上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很受人们青睐。如芽苗菜是利用蔬菜的种子或植物体内的营养器官生产的嫩芽或幼苗,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受污染的机会极少,如豌豆芽、绿豆芽、香椿芽、萝卜芽等。山野菜生长在荒野、草地、
上一篇: 小麦压青苗在何时进行
下一篇: 刺毛白珠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