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白天降温与晚间保温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在北方地区,到了晚秋更应注意这个问题,应设法减小昼夜温差,以减少温度骤变对猪群引起的应激影响。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阶段更应该注意温度的变化,以防止因冷应激而造成腹泻的发生,从而继发感染其它疾病。防止贼风偷袭,以防感冒,感冒可以是一切疾病发生的诱因。同时,在保温的同时,应注意保持通风,以保证圈舍空气清新、干燥,从而防止由于环境的恶化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因潮湿阴冷而导致风湿的发生。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寒冷的条件可使仔猪的免疫力下降,甚至使仔猪冻死,同时也是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 30-32℃ ,4-7日龄 28-30℃ ,15-30日龄 22-28℃ ,2-3月龄 22℃ 。产房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21℃左右。仔猪刚断奶进入保育舍时,保育舍得温度应达到28℃,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调节温度。因此,在此阶段,养殖户应该根据自己场的实际情况,检查各项保温设施是否完好,如需检修现在应抓紧时间检修,以便随时能够应用。二、保持干燥、卫生的环境 搞好环境卫生对猪群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要保持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垃圾等杂物,降低舍内湿度,降低因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清理猪舍时,要不留死角,包括地面、墙壁、窗台、栏杆、顶棚等处都要清理干净,不留灰尘、粪便。因为细菌、病毒等有害物会躲藏在其下面,使消毒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清除舍外杂草,减少蚊蝇、老鼠、鸟等的栖息地。同时,对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蚊蝇工作,消灭准备在猪舍内越冬的蚊蝇及一些吸血昆虫,切断某些疫病的传染源。定期投喂老鼠药灭鼠,减少因老鼠而传播疾病的机会。使用广谱驱虫药,彻底驱除猪群体内外寄生虫。为猪群健康生长及安全过冬做好准备。三、加强防疫消毒 进入秋季,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多变,环境变化会给猪群带来很大应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尽可能地降低和杀灭空气、猪体表面、猪舍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在养猪生产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和其它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超出猪体承受浓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在消毒过程中,应选择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如氯制剂、碘制剂等。每周对场区、生产区及舍内应消毒两次,在发生疫情时每日消毒一次。 四、营养全价、科学饲喂 均衡的营养水平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十分重要,高水平的营养供给,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保证猪有一个较好的体况,能有效提高猪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在生产中应按猪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地投饲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并根据猪体重、采食情况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同时注意饲料的保存条件,避免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霉菌毒素会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下降。所以,猪场工人每天都应检查饲槽中残留的饲料并及时清除,防止霉烂变质。减少饲料应激,做好断奶猪与育成猪的饲料过渡,每批仔猪转群不要立即更换饲料。一般需要7天时间,乳猪料和仔猪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逐步过渡,对于弱小仔猪可适当延长乳猪料的饲喂时间。
上一篇: 如何治疗牛有机氯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