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夏玉米地的中后期管理措施? 玉米

夏玉米地的中后期管理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及时中耕追肥,满足养分需求。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叶展至10叶展)期间,结合中耕进行施肥。通过中耕,灭麦茬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深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二)及时排渍、灌溉,防止涝灾、旱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苗期耐旱怕涝,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防止芽涝和苗涝,孕穗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较耐涝但不能缺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这期间的1-2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三)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倒伏减产。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在种植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及时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的基础上,如发现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加以预防。

  (四)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危害。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青枯)病、矮花叶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各地通过预报预测,加强预防控制。

  (五)适期收获,保质保量。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苍皮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早收获,含水率偏高,容重低,霉粒、破损粒多,商品品质差,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要等到玉米充分成熟,至少要等到果穗完全苍皮后收获。适当晚收,利于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同时要掌握好与及时腾地种麦的关系。

(一)及时中耕追肥,满足养分需求。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 (6 叶展至 10 叶展)期间,结合中耕进行施肥。通过中耕,灭麦茬 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 或条施后深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二)及时排渍、灌溉,防止涝灾、旱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 苗期耐旱怕涝,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防止芽涝和苗涝,孕穗至灌 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较耐涝但不能缺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这期间的 1-2 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三)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倒伏减产。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 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在种植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合 理施肥、中耕培土、及时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的基础上,如发现密度 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孕穗 前喷施 50%矮壮素水剂 200 倍液,加以预防。

(四)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危害。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叶 斑病、茎腐(青枯)病、矮花叶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 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各地通过预报预测,加强预防控制。

(五)适期收获,保质保量。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苍皮 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 含水率一般在 30%左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早收获,含水率 偏高,容重低,霉粒、破损粒多,商品品质差,既影响产量,又影响 品质。要等到玉米充分成熟,至少要等到果穗完全苍皮后收获。适当 晚收,利于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同时要掌握好与及时腾地种麦 的关系。

夏玉米生长中后期,是形成籽粒产量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玉米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玉米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应以促粒数、增粒重为重点,及时防早衰、防旱、防涝、防倒伏、防病虫。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是补施粒肥。夏玉米花粒期应根据大田植株长相,酌情追施攻粒肥。当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时可不施;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一般在抽雄到吐丝期施用,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左右,能起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目的。

二是浇水防旱,排水防涝。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70%—80%。籽粒灌浆过程,如果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水。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以防涝害减产。

三是去除空杆、病株和无效果穗。空杆植株影响大田的通风透光,并与正常植株争水肥,空耗养分,还有可能传播病害,严重影响产量,要及早去除。玉米植株除去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发育迟缓,除特殊品种外,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小穗是不能结实,这样的 "瞎棒"应去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籽粒饱满,增加产量。去除空杆、瞎棒同时,要及时去除病株,减少病虫害传播。

四是及时培土,防止倒伏。由于秋季多风,往往造成玉米倒伏。因此,在玉米追肥后要及时培土,防止倒伏的发生。

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玉米后期常见病虫害有: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害虫要积极防治。病害以预防为主,采取中耕散湿,保持田间适宜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施药防治病虫害,要注意用药时间,避免气温过高时用药。

六是适期晚收。夏玉米在籽粒乳线消失、籽粒顶端黑色层出现时收获(苞叶发黄后7-10天),此时收获,千粒重最高。为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推迟玉米收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