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花生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花生

花生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害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花生虫害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
1、蚜虫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

(2)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的防止鼠害。

(2)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或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呋喃丹、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

(3)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土250—300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必须在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平衡施肥、适期适深播种、合理密植基础上,抓好一拌三喷。
1药剂拌种 亩用2.5%适乐时种衣剂20克(2袋)+“天达2116”(拌种专用)25克(1袋),兑水0.75千克,拌种15-20千克,晾干后播种,可防治苗期枯萎病,促一播全苗。
2生长期喷雾 花生生长期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特点,一般要喷3次雾。
(1)第1次喷雾 花生齐苗后,亩用96%恶霉灵10克(2袋)+“天达2116”(壮苗专用)50克(2袋)+3%啶虫脒4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病毒病,促苗壮。
(2)第2次喷雾 花生初花期,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50克+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毫升+“天达2116”(花生豆类专用)50克(2袋),兑水30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网斑病、病毒病、棉铃虫、蚜虫,使值株健壮、抗倒伏。
(3)第3次喷雾 花生荚果膨大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75克,加“天达2116”(花生豆类专用)75克,兑水45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叶斑病和后期早衰。
按上述方法实施,花生饱果多,一般增产15%-20%,成熟期提早7-10天。
另外,花生蛴螬危害的地块,可在金龟子成虫高峰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倍液全面喷雾,亩喷药液50千克,亦可在7月下旬(幼虫低龄期),亩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或20%毒??辛250克,兑水250千克,顺花生垄灌墩。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花生根腐病,也叫:“鼠尾”、“烂根”,是花生枯萎病中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引起根腐死苗,造成缺株断垄,甚至使植株大部分或全部死亡。  
花生根腐在花生各生育期均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导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发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病菌的分孢梗及分生孢子)。  
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少雨干旱,不良天气都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应采取以耕作栽培防病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把好种子关。做好种的收、选、晒、藏等各项工作: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并用种子重量0.3%的40%的三唑酮或多菌灵可湿粉拌种,密封24小时后播种。  
(2)播种期:播前用多菌灵(不含硫磺)原粉150克拌种50公斤,可预防根腐病、冠腐病、茎腐病等苗期病害。底肥应重施磷钾肥,适当用氮肥,每亩可用氯化钾复合肥30—40公斤,土壤调理剂30公斤,微生物菌剂5—10公斤或每亩用土壤改良剂200克与复合肥料混合用使用。  
(3)药剂防治可采用:菌克+丰收王混合灌根或在茎基部喷淋。也可选用高锰酸钾6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3—4喷雾嚣喷淋根部;  
(4)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减少连作。 
该病最好能提前预防,如发现病情应及时防治,如不及时防治,有可能造成绝产。  
还可以与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同时防治  
(1)蚜虫。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当每墩达到10头时,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  
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地防止鼠害。  
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施用。  
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甸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土250~300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常见病害是枯萎病(又叫青枯病、根腐病),主要症状是叶片萎焉,根、茎部变黑褐色枯死;花生病害还有叶斑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对于枯萎病、叶斑病等要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交替防治即可有效控制,还可以用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喷洒。

花生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和地下害虫等。红蜘蛛、蚜虫首选药物用150-200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还可用乐果、吡虫啉、菊酯类农药(如来福灵)等及时防治,具体施用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应用。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公斤,兑干土300公斤拌均匀,播种时每亩施毒土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