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棉花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棉花花铃期一般从7月上中旬至8月底。主攻目标是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促早熟,防早衰。

(一)、生育特点:

花铃期逐渐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边长茎、枝、叶,边现蕾、开花、结铃,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花铃期生育要求:控初花,促盛花,带大桃封行,既不疯长,又不早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达到桃多、桃大、高产、优质。

花铃期长相是:棉株紧凑,茎秆下部粗壮,向上渐细,株高日增量初花阶段2-2.5cm,不超过3cm,盛花期保持在1cm以上,最终株高1m左右;红茎比例初花期为70-80%,盛花期80-90%;节间短,果枝壮,初花期2-3天长一台果枝,每天增长一个蕾,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正常,花蕾肥大,脱落少。7月下旬封行为宜。若株型高大、松散,茎秆上下均粗,节间稀,果枝斜向上长,叶片肥大,花蕾相对瘦小,脱落多,为旺苗;若植株矮小瘦弱,果枝短,叶片小而发黄,花蕾小而不壮,为弱苗。

(二)、栽培管理:

1、重施花铃肥:是保伏桃、争秋桃、桃多、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施,一般在7月7-12日追施,亩追施尿素3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氯化钾30公斤,进行穴施或冲沟条施,墒情差时随后浇水,以满足棉花对肥水要求,多结桃,结大桃,增后劲,防止早衰。

  2、补施盖顶肥:为了防止早衰,补充营养,可在7月下旬打顶心后补施一次盖顶肥,以达到“伏桃满腰,秋桃盖顶”,亩追施尿素7-10公斤,打穴深施,结合浇水,增加铃重。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云鹏、容大丰、奥扑尔、世纪星等生态活性复合肥一次。

3、及时浇水和排水:发现旱情及时浇水,一般采用沟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

4、中耕培土:在棉花未封行前,浇水后和雨后及时中耕松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中耕不宜过深。

5、整枝:

⑴、打顶心、打边心:一般7月20日前后(18-23日)打顶心,8月10日前后(8-13日)打边心,促早熟增铃重。

⑵、抺赘芽、打疯枝: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要及时抺掉,以免争夺养分,影响产量。

 ⑶、打老叶:郁闭严重棉田,通风透光不良,导致中下部烂铃和脱落,打掉下部主茎老叶,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由下向上分期打掉主茎老叶,不可打掉果枝叶。果枝叶可制造养料供应棉铃。

⑷、适时化控:初花期(7月上旬)亩用助壮素8-10ml,兑水25-30公斤喷施,控制中上部果枝,培育壮株;8月初(打顶后6-7天)亩用助壮素12ml,兑水40-50公斤喷施,调节顶部果枝生长,减少无效花铃和赘芽滋生,改善后期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成铃率,增加铃重,促进早熟。

⑸、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棉花疫病、炭疽病、茎枯病、角斑病以及蚜虫、红蜘蛛、棉铃虫、金钢钻、造桥虫、红铃虫、棉叶蝉等病虫害。

1、施肥:花铃期棉桃大量形成,是棉花一生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重施花铃肥是保伏桃、争秋桃、防早衰的关键措施。追肥量一般应占追肥总量的50%或更多一些,施肥时间、数量和方法要根据气候、土壤及棉花长势等因素,灵活掌握。若天气干旱,基肥、蕾肥施得较少,棉株长势较弱的,铃肥要早施、重施,做到"花施铃用"。若天气多雨,蕾肥施得较多的,棉株长势旺盛,铃肥应迟施。一般在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1-2个棉桃时施用,一般以亩施尿素10-13.3千克,并配合钾肥5-7千克,开沟或控穴深施。为防棉株早衰,多结铃,盛花期以后还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棉株长相的情况施盖顶肥。一般在7月底到8月初棉花打顶后亩施尿素2.7- 3.3千克;若底肥足,土壤肥,棉株旺长的棉田,可不施盖顶肥。

  2、整枝:⑴抹赘芽。凡果枝基部和果节上叶腋内生长的新芽统称赘芽,对赘芽应随见随抹,以免徒耗养分,造成荫蔽,影响蕾铃发育。⑵打顶。打顶是棉田整枝技术中最重要的措施,适时打顶,可打破棉株顶端生长优势,改变棉株体内养分运输和分配,使之多结蕾、铃,增加铃重,打顶还可有效控制棉株高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增产和早熟。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只摘除顶心,严禁一把揪,而且应分次进行,使全田生长一致。⑶打旁心。打掉各果枝的生长点,控制果枝的横向生长,作用与打顶相似。一般下部果枝留2-4个果节,中部留3-4个果节,上部留4-5个果节,待果枝达到计划果节时,将其顶心摘除。

  3、灌溉与排水:花铃期叶面积最大,适逢高温季节,叶面蒸腾强烈,是棉株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如此时发生干旱,土壤缺水,会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并引起早衰。因此,花铃期遇干旱必须及时浇水、灌溉。一般采用沟灌,每次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另外,若雨水过多时,应注意排水,以免蕾铃脱落。

  4、中耕与培土:花铃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可减轻草害,增强土壤通透性,防止根系早衰。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太多,影响根系对水肥的吸收,造成蕾铃脱落。培土可结合中耕进行,这对于灌溉、排涝、防倒伏都是有利的。

  5、化控:化控要根据棉株长势长相而定。长势旺的化控适当加重,长势弱的减少化控次数和用量。一般在盛蕾期亩用25%助壮素2-3克,对水10-15千克,喷施1次;初花期亩用25% 助壮素6-8克,对水20-25千克喷施棉苗。打顶后7天左右(除早衰田外),亩用25%助壮素12-20克,对水30-40千克喷施棉枝上部果枝尖部。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花铃期又可分为初花至盛花期,盛花至始絮期两个阶段。丰产棉田的花铃期长势长相要求棉株株型紧凑,茎秆下部粗壮,向上渐细,节间较短,果枝健壮,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正常,花蕾肥大,脱落少。

1、 早施重施花铃肥。 生长势不强、前期肥料施用量不

足或是施肥效果不好(今年棉花栽后的6月上中旬干旱无雨,棉苗几乎停止生长,迟发棉比例大,7月上中旬又多次遭遇暴雨天气,肥料流失严重)的棉田,花铃肥应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在初花期施用,亩用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或相当纯量的优质复合肥),混合后开沟埋施。第二次在盛花期(与第一次相隔15-20天)施用,施用量可视苗情减半;棉田肥力较高的、前期肥料施用充足、棉花长势良好的棉田(如地膜棉),可在盛花期(棉株有1―2个硬桃时)施用,每亩用尿素25公斤,氯化钾15公斤(或相当纯量的优质复合肥),混合后开沟埋施。.

2、普施盖顶肥 。施好盖顶肥是增加秋桃的重要措施,棉花打顶后可根据棉田长势情况间隔10天左右施用盖顶肥2次。在棉田土壤湿润时,每亩每次撒施尿素8公斤左右。

3、 重视微肥 。微量元素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具有特定的作用,花铃期是棉株对微量元素最敏感的时期。因此,此时喷施微肥,增产效果显著。(1)当棉株主茎叶柄8%―10%出现环带时,表示棉株缺硼,可亩用优质速溶硼肥100克配成0.2%的溶液叶面喷施。(2)棉株缺锌时,表现出叶小而脆,老叶基部叶脉间退绿呈黄色等症状。可每亩用硫酸锌50克,配成0.1%的溶液叶面喷雾。(3)棉花缺锰时,新叶叶肉缺绿变黄,而叶脉仍呈绿色。可用硫酸锰兑水配成0.15%的溶液叶面喷施。棉花施用复合多元微肥效果好,但施用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棉株产生药害。

4、科学化控 。棉株进入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尖锐的时期,因此要采取化控等手段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初花期每亩用缩节胺1-1.5克,兑水20―30公斤喷雾;盛花期每亩用缩节胺1.5-2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打顶后5-7天,每亩再用缩节胺2-3克,兑水40公斤“封顶”,控制上部果枝过分伸长,减轻田间阴蔽。“棉太金”是一种较为平稳的化控调节剂,对于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塑造棉花理想株型具有较好的效果。

5、适时打顶 。棉田打顶,能优化棉株营养运输分配方向,有利于增加单株铃数和铃重。打顶一般在立秋前后(最迟不迟于8月15日),棉株有20-22台果枝伸出时进行,将主茎顶心一叶一心摘去即可。空枝、黄叶可结合打顶同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

6、清沟排水,减少蕾铃脱落。 棉花初花期正处于我地棉区多雨季节,如果棉田地下水位高,易造成明涝暗渍,蕾铃脱落严重,且棉株易倒伏。因此,在做好棉田“三沟”配套的前提下,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并在爽土时及时护理棉株,以减少蕾铃脱落。

7、及时抗旱,科学灌溉 。盛花期后,棉区进入伏、秋干旱季节,而此时又是棉花需要大量水分维持生理活动的时期。棉花缺水,生长发育停滞。若上部叶片从上午11时开始萎蔫下垂,下午4时后还不能恢复正常,棉花主茎红色部分上升,顶端开始发硬,开花节位迅速上升,叶色暗无光泽,就是明显受旱。我县棉区只要持续高温7-10天没下透雨就要抗旱。花铃期灌溉,既要抓住抗旱时机,又要防止灌溉与降雨重叠。灌溉要早、晚进行,要实行沟灌,要保持水面略低于畦面,切忌大水漫灌。

8、综合防治病虫害。 按照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重点做好棉盲蝽橡、斜纹夜蛾、棉叶螨、棉蓟马、枯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花铃期是棉花田间管理关键时期、也是水肥需求高峰期。花铃期栽培管理的目标是:早结伏前桃,多结伏桃,增加铃重,防止早衰,青枝绿叶腰满桃。

1、加强肥水管理。这一时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肥最多的时期,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功能最强,但其生长已经减弱,棉株对温度、光照、水肥要求严格,容易引起棉株徒长或早衰。盛花后如果水肥不足,则根系生理功能锐减,引起植株早衰。只有通过调节,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才能形成较多的有效铃,获得棉花高产优质。要保证棉株不受旱,根据天气和棉株长势每10天左右浇一水,每亩35m3左右,根据棉株长势可适当追施N、P、K复合肥或棉花专用滴灌肥5-6公斤/亩。
  
2、对偏旺的地块打顶后分两次重控,5-7天一次。
3、及时整枝。大行封行较重、郁闭的棉田可在7月底至8月上旬及时组织劳力打老叶、剪空枝、打群尖,确保通风透光,节省养分。
  
4、做好棉田虫害监控及综合防治工作。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利于棉叶螨等害虫的发生。(1)棉铃虫:防治关键时期在7月15日前。对部分地块前期防治不到位、达到防治指标的可用35%赛丹乳油1500倍、3%定虫眯1500倍液、0.8%阿维菌素1500倍稀释喷雾。针对个别发生严重的地块,且虫龄为四龄以上的,可采取清晨人工捉虫的方法进行防治。(2)棉叶螨:此期要重点做好棉叶螨的监控及防治工作。禁止用广谱性杀虫剂全田喷雾,点片发生处可用专性杀螨剂喷雾。喷雾采用先喷外围,逐渐向内圈喷施的方法,特别是叶背要喷施周到,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达较好防效。对于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采用螨危悬浮剂4000-6000倍或克螨特、螨即死喷雾挑治,另可用哒螨灵等杀螨剂与尼索朗混配使用,达到成螨、若螨、卵同杀的目的。

1、重施花铃肥:是保伏桃、争秋桃、桃多、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施,一般在7月7-12日追施,亩追施尿素3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氯化钾30公斤,进行穴施或冲沟条施,墒情差时随后浇水,以满足棉花对肥水要求,多结桃,结大桃,增后劲,防止早衰。

  2、补施盖顶肥:为了防止早衰,补充营养,可在7月下旬打顶心后补施一次盖顶肥,以达到“伏桃满腰,秋桃盖顶”,亩追施尿素7-10公斤,打穴深施,结合浇水,增加铃重。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云鹏、容大丰、奥扑尔、世纪星等生态活性复合肥一次。

3、及时浇水和排水:发现旱情及时浇水,一般采用沟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

4、中耕培土:在棉花未封行前,浇水后和雨后及时中耕松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中耕不宜过深。

5、整枝:

⑴、打顶心、打边心:一般7月20日前后(18-23日)打顶心,8月10日前后(8-13日)打边心,促早熟增铃重。

⑵、抺赘芽、打疯枝: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要及时抺掉,以免争夺养分,影响产量。

 ⑶、打老叶:郁闭严重棉田,通风透光不良,导致中下部烂铃和脱落,打掉下部主茎老叶,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由下向上分期打掉主茎老叶,不可打掉果枝叶。果枝叶可制造养料供应棉铃。

⑷、适时化控:初花期(7月上旬)亩用助壮素8-10ml,兑水25-30公斤喷施,控制中上部果枝,培育壮株;8月初(打顶后6-7天)亩用助壮素12ml,兑水40-50公斤喷施,调节顶部果枝生长,减少无效花铃和赘芽滋生,改善后期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成铃率,增加铃重,促进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