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如何对棉花进行施肥? 棉花

如何对棉花进行施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的原则,即: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要获得棉花高产,必须因天、因地、因棉花长势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方法如下:
(1)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主要有腐熟的堆肥、厩肥、土杂肥、饼肥、塘泥及绿肥等。基肥用量应达到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60%~70%,一般中产棉田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碳酸氢铵25~30kg、过磷酸钙40~50kg、硫酸钾或氯化钾8~10kg、硼砂0.5~0.75kg。有机肥、磷、钾化肥和硼肥全部作基肥,结合秋冬或春耕施入,氮肥在移栽前半个月左右开沟施入10cm左右的土壤中。
(2)早施轻施提苗肥。苗期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施肥量要少,力争平稳早发。基肥用量少的地块,移栽缓苗后,每亩追施硫酸铵3~5kg或尿素2~3kg;壮苗和肥力高、基肥足的棉田可不施苗肥。套种棉花在麦收前后抢追“壮身肥”,每亩产追施硫酸铵5kg,开沟施后覆土。沿江肥地,苗肥应以水粪为主,少施化肥,避免苗旺疯长。
(3)稳施巧施蕾肥。棉花蕾期根系吸收能力强,生长快,控制氮肥施用能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向生殖生长转化,因此必须看苗施肥。对一类棉田要以控为主,二类棉田要先控后促,可在盛蕾期以后亩施尿素2~3kg。对薄地弱棉田要以促为主,在盛蕾期亩施尿素3~5kg,达到蕾期搭架,花期接力,减少蕾花脱落的目的。如果基肥施有机肥、钾肥不足,此时每亩可补施饼肥25kg、硫酸钾或氯化钾5kg。一般田块在6月中、下旬追施蕾肥,应深施于13cm的土壤中,有利于棉花蕾期稳长。
(4)重施花铃肥。花铃期为棉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出现高峰,需要营养最多,适时补充肥料对促成桃、防早衰、多结三桃、增加铃重起到关键作用。施肥上应控制棉株不徒长,对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以晚追肥,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有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低、长势弱的棉田,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重施。一般在7月中、下旬亩施尿素10~20kg,追施后还要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适时浇水和化学调控。
(5)补施盖顶肥。棉花生长后期,如发现有脱肥现象,如棉株主茎顶部红得早,叶色褪黄过早,盖顶桃结得不牢的早衰棉花,要及时补施盖顶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用1%~1.5%和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每次间隔7d,每亩叶面喷施肥液50kg。
(6)注意施用硼肥。棉花对硼比较敏感,施用硼肥可防治棉花“蕾而不花”症,提高成铃率。凡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时,应增施硼肥,做基肥每亩用硼砂0.5~0.75kg与有机肥和磷肥等混合施用。作根外喷肥,一般每亩用0.2%的硼砂溶液50kg,也可用金地来液体硼肥或20%的金地来速溶硼肥50g兑水50kg,在现蕾期至始花期叶面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d左右。

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的原则,即: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要获得棉花高,必须因天、因地、因棉花长势科学施用肥料。主要方法如下:

(1)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主要腐熟的堆肥、厩肥、土杂肥。一般中产棉田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碳酸氢铵25—30kg、过磷酸钙40—50kg、硫酸钾8—10kg、硼砂0.5—0.75kg。有机肥结合秋耕或春耕施入。

(2)早施轻施提苗肥。苗期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施肥量要少,力争平稳早发。基肥用量少的地块,苗期亩追施尿素5—10kg。

(3)稳施巧施蕾肥。棉花蕾期根系吸收能力强,生长快,控制氮肥施用能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向生殖生长转化,因此必须看苗施肥。对一类棉田要以控为主,二类棉田要先控后促,可在盛蕾期亩施尿素2—3kg。对薄地弱苗棉田要以促为主,在盛蕾期亩施尿素3—5kg,达到蕾期搭架,花期接力,减少蕾花脱落的目的。

(4)重施花铃肥。花铃期为棉花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出现高峰,需要营养最多,适时补充肥料对促成桃、防早衰、多结三桃、增加铃重起到关键作用。施肥上应控制棉株不徒长,对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以晚追肥,推迟到盛花期植株下部有1—2个大桃时进行,肥力低、长势弱的棉田,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重施。一般在7月中、下旬亩施尿素15—20kg,追施后还要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情况,适时浇水和化学调控。

(5)补施盖顶肥。棉花生长后期,如发现有脱肥现象,如棉株主茎顶部红得早,叶色褪黄过早,盖顶桃结得不牢的早衰棉花,要及时补施盖顶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用1%—1.5%和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每次间隔7天,每亩叶面喷施肥液50kg。

(6)注意施用硼肥。棉花对硼比较敏感,施用硼肥可防治棉花“蕾而不花”症,提高成铃率。凡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时,应增施硼肥,做基肥每亩用硼砂0.5—0.75kg与有机肥和磷肥等混合施用。作根外喷肥,一般每亩用0.2%的硼砂溶液50kg,也可用金地来液体硼肥或20%的金地来速溶硼肥50g兑50kg,在现蕾期至始花期叶面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棉花吸收养分量随其产量增加而提高,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0.3:1.0。氮磷钾肥用量比例约为1:0.65:1.0。一般将氮肥的40%做基肥,40%做花铃肥,20%在开始坐桃时施用。磷肥以做基肥全层施用为好,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棉花对锌和硼有良好反应,应注意锌肥和硼肥的施用。

  厩肥、堆肥和氮肥。它们是棉田常用的农家肥,棉田一般每公顷(1公顷约合15亩)用

30 —45吨作基肥,高产棉田每公顷45—75吨。一般棉田,在每公顷施总氮112.5-150千克的情况下,以纯氮37.5千克作基肥,与农家肥一起在耕翻前施入土壤(其余的在花铃期作追肥),可获得良好效果。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强,氮肥分两次施为好,一次作基肥施45%左右,另一次以在花铃期施55%左右为宜。地力较高,保肥能力强的棉田也可将适量氮肥一次作基肥;对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氮肥可分3次施用,即基肥30%,蕾期追肥20%,花铃期追肥50%。

  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单作基肥施用也有良好效果。施用钾肥要根据地力状况而定,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一般中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35—150千克,中下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225千克左右。

  硼肥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严重缺硼的棉田(土壤有效硼低于0.2毫克/千克)每公顷用3.75-7.5千克施在播种沟或移栽沟、穴中作种肥效果很好。苗蕾期:棉花苗、蕾期对养分需求量不大,一般棉田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追肥。但棉麦两熟套种的情况下,由于棉苗在棉麦共生期间受小麦吸肥影响,长势较弱,需适当追肥以促进生长。在小麦收割后要尽快中耕灭茬,追肥浅水,一般苗肥用量每公顷约用尿素52.5-75千克或腐熟人粪尿2250- 3750千克。

  磷肥主要作基肥使用,就可以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要,所以棉花一般不再追施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