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大棚小番茄果实脐部变褐色,并向周围扩散,其他部位没有什么病症。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番茄

大棚小番茄果实脐部变褐色,并向周围扩散,其他部位没有什么病症。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应考虑为脐腐病。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面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此病是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后,植株处于生育旺盛阶段。遇干旱,特别是大棚栽培的,为预防灰霉病或菌核病的发生,采取降湿栽培措施,当叶片蒸腾需消耗大量水分,导致果实,特别是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造成果实内部水分失调,果实的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也因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氮营养过剩,植株生长过旺,使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和硼,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引起脐腐病的。有时沿江的砂壤土,因土壤含盐量较高,也易引发缺钙的生理障害,一般在土壤中硼的含量低于0.5ml/L,或果实中钙的含量若低于0.2%,均易引发脐腐病的发生。

防治: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或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d1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这是一种生理性缺钙症,叫做脐腐病。番茄需钙量大,一旦缺钙,易发生脐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