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 其他蔬菜

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扦插育苗:菜用枸杞由于连续采收幼梢,一般不能开花结籽,故多采用扦插繁殖。

  ①扦插时间:在8―9月份于露地或保护地内扦插育苗。

  ②插条选择及处理:选择无病、生长健壮的植株,取枝龄为1年生、直径0.5―0.8厘米、芽苞饱满的枝条,去掉枝条顶端的幼嫩部分,从基端往上每8―10厘米截成一小段作为扦插条,每段扦插条保证有3―5个芽眼。将扦插条每50根扎成一捆,在1千克水中放入50毫克ABT生根粉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即可进行扦插。经过处理的插条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根早,根系多而长。文章来自:http://www.yuhuagu.com/

  ③扦插方法:露地扦插,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温室扦插,选择中后部的地块。整地后做成15―20厘米深的地床,整平床面,铺上约10厘米厚的洁净的过筛河沙或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将插条以2―3厘米见方的密度插入基质中,注意插条腋芽向上,不能倒插,插入深度为5―7厘米。插后浇一次透水,在畦面插小拱棚、覆盖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进行降温、保湿或保温、降湿。

  2.定植与管理:

  ①整地施肥:整地时结合深翻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平整后做成1.5米宽的平畦,开沟或挖穴定植。

  ②定植:扦插后10天左右开始发出新根和新芽,20―25天便可移栽定植。定植深度6―7厘米,株行距15―20厘米。

  ③肥水管理:定植后应立即浇水,2―3天后中耕,以促进缓苗,加速生长。温室温度应尽量保持在15―25℃之间。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扦插繁殖的枸杞根系浅,吸收能力弱,不要大水漫灌。结合浇水追一次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铵15千克或尿素10―12.5千克,可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促进叶片生长。每采摘一次,应结合浇水及时追肥一次,还要进行中耕除草。

  3.病虫害防治:

  保护地菜用枸杞主要病害有白粉病,主要虫害为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蚜虫、白粉虱等。防治上应做到以防为主,采收期间尽量不使用农药。在扦插时,要选用健壮无病虫的母株;定植前,可用敌敌畏或百菌清烟剂对温室进行熏蒸消毒;发芽前和展叶后,有针对性地喷药治疗,可喷布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枸杞瘿螨,喷50%乐果500倍液防治木虱、蚜虫,喷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防治螨虫。

  4.采摘:

  枸杞定植后15天新梢便已形成,50―60天后新梢可长到20―30厘米,即可随时采摘10―15厘米长的幼梢上市。菜用枸杞一次扦插,多次采摘,到翌年5月下旬可陆续采摘4―5茬。

一、园地与品种的选择:园地选择:枸杞耐瘠薄、耐盐碱、耐旱力强,适栽性广,各种土壤类型均能建园。但作为菜用栽培,主要是收获持嫩性好的茎叶部分,且要求有较高的产量(3000kg/亩),因此,建园要求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地块。果园间作或土壤瘠薄地建园,要采取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猪粪4吨。另外用菜园地建园时,最好要与前茬为茄科的作物错开,以减少同科病虫的转主危害。

品种选择:从适地适栽的生态角度上要尽量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一般本地的野生品种类型最好,或从气候相似的区域直接引种已驯化好的菜用品种。从菜用的品质上要求生长势旺的品种,芽的持嫩性好,产量高。不宜到北方产区引进果用品种或购买北方产区用种子繁育的实生苗。

二、栽培模式:常用的栽培模式主要是:密植高产栽培方式与果园间作方式最为常见。其中密植式又分露地密植与保护地密植。密植栽培密度为15-20cm-20-40cm的株行距,每亩栽苗2万株左右,保护地栽培的密度还可以加大,可采用小棚栽培或大棚栽培,一般在12月中旬至2月上旬开始盖棚升温,上市面上期比露地提前半个到一个月以上,最早可在春节淡季期采芽上市,上市越早,售价越高,效益越好。一般露地栽培,当年就可采芽,年采芽8-12次,每亩产量在3000kg以上,按目前市价产值大约在8000-10000元。

果园间作:主要是在果树栽植带的两边,以条幅式多行栽植,密度为20-30cm的株行距,每亩栽苗6000-8000株,当年间作产量可达800kg/亩,次年产量可达1500kg,另外每年还可在6月份和12月份收一季压青的绿肥或将茎叶晒干作为动物饲料用,冬季茎干的修剪物晒干后可作为果园的冬施基肥的回填物。

三、栽植时期与方法:栽植时期:在我省及长江以南的地区,最好选择9-10月份进行秋植建园,秋栽有于根系当年恢复,有利于提早采芽,提高效益。

栽植方法:苗木栽植时应将主根短截,侧根、须根适当修剪,对苗木主干留10-20cm短截,可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栽植深度可将根颈埋入土中1-2cm,有利于促发根颈部位的不定芽萌发,形成采摘带,提高早期的产量。

四、采摘与上市:在武汉地区,枸杞在2月中旬开始萌动,3月上旬可采摘第一批芽菜,以后隔半月左右便可采收一次,随着气温升高采摘周期缩短至7-10天,其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生长最快。春季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0%以上。早春采摘的长度为茎梢上部10-20cm的嫩茎或嫩芽叶,到6月份后,进入夏伏期,生长开始减缓,芽梢变细,且多为二次梢,采摘长度为10-15cm,具体以手感持嫩为度,采摘要分批及时进行。采收后可按100-200克/把或用纸袋包装上市。

五、修剪技术:枸杞粗枝干及根颈处的皮层厚,易萌生徒长性的枝芽,这些基生枝肥硕,持嫩度好,是优质上等的芽菜,因此,每次采摘后要及时对主干枝进行下压回缩至根颈上5-10cm的部位,有利于促发基生芽的萌发,增加优质芽菜的产量。修剪时要注意,在生长期不宜一次性剪完,以保障根系生长的叶面光合养分的供给,可采间隔或错落式回缩,基本上保证采摘面在20-30cm即可。进入7月份,要全园放梢生长,有利于枸杞植株安全越夏。8月下旬,可对全园进行一次露骨平剪,以便促发秋季芽菜的生长。修剪后的枝叶晒干可用作饲料或直接作为果园的绿肥用。至12-1月份落叶时,再作一次重修剪,修剪后的枝条,晒干后作为果园冬季施基肥的有机填充物。

六、肥水管理:苗木栽植半月后便可成活,开始萌芽抽梢,这时即可淡施肥水,亩施尿素5kg,隔半月左右再施用一次氮肥,亩施尿素5kg或磷铵10kg,至10月中下旬落叶前重施一次有机肥料,亩施饼肥300kg(或猪粪2000kg)+磷肥40-50kg,作为基肥。春季萌芽前半月,亩施尿素10kg催芽。每次采摘后,均要及时松土,并追肥,亩施磷铵或尿素5-10kg,并视天气情况进行园间灌水。平时园间除草和中耕时要及时对根部进行培土,以促发根部不定芽的发生,产生肥嫩的基生梢。7-8月伏旱期,要及时灌水抗旱。

七、病虫害的防治:菜用枸杞最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瘿螨、负泥虫,病害主要是炭疽病,一般发生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