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水稻倒伏原因
1种不良
水稻品种本身的抗倒性差是诱发倒伏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植株徒长、 节间过长、 叶片弯曲、 耐肥性差的品种,较易出现倒伏现象。植株节间短,茎秆粗壮,叶片直立,剑叶短以及根系发达的品种不易倒伏,种植抗倒伏品种是防止水稻倒伏的关键
2肥水管理不当
水稻生长期片面重施氮肥,使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节间过长,封行过早,叶面积指数过大,田间郁闭,易造成倒伏;另外水稻倒伏田块多半是灌水过深或灌水时间过长的田块,因为水稻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下,造成茎秆基部节间徒长,茎秆生长柔软,下部叶片早死,根系发育不良,所以抗倒性能下降。另外,长期淹水状态下,土壤通气不良,养分释放缓慢,各种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含量增加,不利于根系发育,根系的支撑能力减弱,增加了水稻倒伏的概率。
3密度
插秧时移栽密度过大、每穴中秧苗株数过多,严重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性,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基部节间增长,容易招致倒伏。
4病虫害
病虫害严重,防治不当是水稻倒伏的重要原因。常见的病害如:纹枯病、稻节瘟等,虫害如: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这些病虫害均破坏水稻的茎秆组织,若防治不及时, 茎秆组织被破坏, 易造成倒伏。
5耕层浅、插秧浅
水稻田耕层过浅,不利于水稻根系下扎,水稻扎根不深,根系不发达,对植株地上部分的支持力弱,易造成大面积倒伏。此外,插秧过浅也会水稻扎根不深,从而易引起倒伏。
6自然因素
水稻生育后期,尤其是成熟期若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天极易使水稻大面积倒伏。
二\预防措施
1品种选择
生产上为防止倒伏应尽可能选择半矮秆、茎粗、株形紧凑、根系发达、叶片直立的耐肥品种。
2田间管理
a.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水稻抗倒伏的重要措施,壮苗维管束粗壮,数目多,使水稻茎秆强壮,抗逆性强,抗倒伏性强。
b合理施肥
化学肥料氮、磷、钾应合理搭配施用,并补充微肥,特别是硅肥,施用硅肥能使水稻植株挺拔,茎秆坚硬,茎基部粗壮,具有明显的壮秆、抗病虫和抗倒伏作用。同时,水稻各生育期,还要增施速效钾肥,其中孕穗期重施效果最好,钾能促进水稻茎秆细胞壁内纤维素累积,有利于提高水稻茎秆抗折强度。
c.严格水层管理
在水稻各生育期,要做到浅水勤灌, 实行浅湿间歇灌溉的方法;在孕穗期水层可适当加深;抽穗后则继续保持浅水勤灌。在分蘖末期到幼穗分化前,应及时晒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还原物质,促进肥料分解,达到促下控上,抑制无效分蘖,使稻根扎的深,增强吸水能力,充实稻秆组织,使半纤维素增加,叶片和节间变短,改善群体透光性,提高防病抗倒能力。
3 防病健身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原因,要重视并及时抓好病虫害的测报及防治工作,选用对口农药适时防治,防止因茎杆受害而倒伏。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稻茎基部,致使稻秆腐烂,造成倒伏,可用多菌灵或纹枯利等喷雾处理。
4加深耕层
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深耕整地,耕层以15~20 cm为宜,为水稻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深耕之后土层加厚,蓄水保肥能力增强,不易引起疯长,可以减少倒伏。
5化控防止倒伏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喷施化学药品来防止水稻植株基部第Ⅰ、Ⅱ节过度生长,从而减少水稻倒伏。水稻秧苗1叶1心时用浓度为0.3‰的多效唑液喷雾一次促秧苗矮壮;拔节期喷施0.05‰的烯效唑,缩短水稻植株基部节间距,增强茎秆抗倒性。
上一篇: 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妊娠母羊注射免疫后几天产生抗体?
下一篇: 甜玉米种植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