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方法 1、菌种的复活。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处理麦秸、稻秸、干玉米秸秆一吨或青饲料2吨。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袋剪开,将菌剂倒入2公斤水中充分溶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水中加白糖20克,溶解后再加入活干菌,以提高复活率,保证微贮饲料质量)。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必须当天用完。 2、菌液的配制。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青玉米秸秆微贮不加食盐),食盐水和菌液量的计算见下表: 秸秆种类 秸秆重量(公斤) 秸秆发酵活干菌用量(克) 食盐用量(公斤) 水用量(升) 贮料含水量(%) 麦稻秸秆 1000 3.0 9-12 1200-1400 60-70 干玉米秸秆 1000 3.0 6-8 800-1000 60-70 青玉米 1000 1.5 适量 60-70 注:青玉米(青饲料)本身含水量高,可用2-3水配制菌液,配好后的菌液达4-5公斤。 3、秸秆的切短。羊用3-5厘米,牛用5-8厘米。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窖(池)的利用率,保证制作质量。。 4、装窖。首先在窖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秸秆(青饲料可以铺50厘米),然后均匀喷洒菌液水(青饲料因配制的菌液量少,宜用喷雾器,干秸秆可用洒水壶,压实后,再铺放20-30厘米秸秆,再喷洒菌液,压实,直到高于窖口40厘米,再封口)。分层压实的目的是为了排出秸秆中和空隙中的空气。给发酵菌繁殖造成厌氧条件。如果窖当天没装满,可盖上塑膜,第二天装窖时揭开塑膜继续工作。 5、封窖。在秸秆分层压实直到高出窖口30-40厘米,再充分压实后,在最上面一层均匀洒上食盐,再压实后盖上塑膜。食盐的用量每平方米250克。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烂变质。在塑膜上面铺上20-30厘米厚的麦稻秸,再覆土15-20厘米,密封。 6、在微贮麦稻时最好加入少量大麦粉或玉米粉、麸皮、米糠(1吨麦秸加入1-3公斤即可),目的在于微生物在发酵初期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提高微贮饲料质量。使用方法:铺一层秸秆撒一层,再喷洒菌液,可结合方法4一起作业。 7、水分控制。微贮饲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各处是否均匀,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衔接,不得出来干层。 含水量的检查方法:抓起秸秆试样,用双手扭拧,若有水往下滴,其含水量达80%以上,若无水滴,松开手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含水量约60%左右,若手上有水分(反光),约为50-55%;感到手上潮湿约40-50%;不潮湿在40%以下。微贮饲料含水量要求在60-70%最为理想。 8、微贮后的管理。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防止漏气。窖(池)的周围应挖排水沟。
1、菌种的复活。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处理麦秸、稻秸、干玉米秸秆一吨或青饲料2吨。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袋剪开,将菌剂倒入2公斤水中充分溶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水中加白糖20克,溶解后再加入活干菌,以提高复活率,保证微贮饲料质量)。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必须当天用完。 2、菌液的配制。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青玉米秸秆微贮不加食盐),食盐水和菌液量的计算见下表: 秸秆种类 秸秆重量(公斤) 秸秆发酵活干菌用量(克) 食盐用量(公斤) 水用量(升) 贮料含水量(%) 麦稻秸秆 1000 3.0 9-12 1200-1400 60-70 干玉米秸秆 1000 3.0 6-8 800-1000 60-70 青玉米 1000 1.5 适量 60-70 注:青玉米(青饲料)本身含水量高,可用2-3水配制菌液,配好后的菌液达4-5公斤。 3、秸秆的切短。羊用3-5厘米,牛用5-8厘米。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窖(池)的利用率,保证制作质量。。 4、装窖。首先在窖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秸秆(青饲料可以铺50厘米),然后均匀喷洒菌液水(青饲料因配制的菌液量少,宜用喷雾器,干秸秆可用洒水壶,压实后,再铺放20-30厘米秸秆,再喷洒菌液,压实,直到高于窖口40厘米,再封口)。分层压实的目的是为了排出秸秆中和空隙中的空气。给发酵菌繁殖造成厌氧条件。如果窖当天没装满,可盖上塑膜,第二天装窖时揭开塑膜继续工作。 5、封窖。在秸秆分层压实直到高出窖口30-40厘米,再充分压实后,在最上面一层均匀洒上食盐,再压实后盖上塑膜。食盐的用量每平方米250克。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烂变质。在塑膜上面铺上20-30厘米厚的麦稻秸,再覆土15-20厘米,密封。 6、在微贮麦稻时最好加入少量大麦粉或玉米粉、麸皮、米糠(1吨麦秸加入1-3公斤即可),目的在于微生物在发酵初期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提高微贮饲料质量。使用方法:铺一层秸秆撒一层,再喷洒菌液,可结合方法4一起作业。 7、水分控制。微贮饲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各处是否均匀,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衔接,不得出来干层。 含水量的检查方法:抓起秸秆试样,用双手扭拧,若有水往下滴,其含水量达80%以上,若无水滴,松开手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含水量约60%左右,若手上有水分(反光),约为50-55%;感到手上潮湿约40-50%;不潮湿在40%以下。微贮饲料含水量要求在60-70%最为理想。 8、微贮后的管理。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防止漏气。窖(池)的周围应挖排水沟。
(1)微贮设施。微贮可用水泥地、土窖,也可用塑料袋。水泥地是用水泥、黄沙、砖为原料在地下砌成的长方形池子,最好砌成两个相同大小的,以便交替使用。这种池子的优点是不易进水进气,密封性好,经久耐用,成功率高。土窖的优点是:土窖成本低,方法简单,贮量大,但要选择地势高、土质硬、向阳干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采用。水泥池和土窖的大小应根据需要量设计建设,深度以2米为宜。
(2)菌种复活。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生产的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处理秸秆1吨或青饲料2吨。在处理前先将菌种倒入25千克水中,充分溶解,也可在水中先加糖2克,溶解后,再加入活干菌,这样可提高复活率,保证饲料质量。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个小时使菌种复活,成为复活的菌种,配制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
(3)菌液的配制。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水中拌匀。食盐水及菌液量根据秸秆的种类而定,1000千克稻或麦秸加3克活干菌、12千克食盐、1200升水;1000千克玉米秸秆加3克活干菌、8千克食盐、800升水;1000千克青玉米秸秆加1.5克活干菌,水适量,不加食盐。
(4)秸秆切短。用于微贮的秸秆一定要切短,养牛用5--8厘米,养羊用3--5厘米。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
(5)喷洒菌液。将切短的秸秆铺在窖底,厚约20--25厘米,均匀喷洒菌液,压实后,再铺20--25厘米秸秆,再喷洒菌液,压实,直到高于窖口40厘米,再封口。如果当天装窖没装满,可盖上塑料薄膜,第2天再装窖时揭天塑料薄膜继续装填。
(6)加入玉米粉等营养物质。在微贮麦秸和稻秸时应加5%的玉米粉、麸皮或大麦粉,以提高微贮料的质量。加大麦粉或玉米粉、麸皮时,铺一层秸秆撒一层粉,再喷洒一次菌液。
(7)水分的控制与检查。微贮饲料的含水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各处是否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的衔接,不要出现夹干层。含水量的检查方法是:抓取秸秆试样,用双手扭拧,若有水往下滴,其含水量约为80%以上;若无水滴、松开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约为60%左右;若手上有水分(反光),约为50%--55%;感到水上潮湿,约为40%--45%;不潮湿则在40%以下,微贮饲料含水量要求在60%--65%最为理想。
(8)封窖。当秸秆分层压实到高出窖口40厘米时,再充分压实后,在最上面一层均匀洒上食盐粉,再压实后盖上塑料薄膜。食盐的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坏变质。盖上塑料薄膜后,在上面撒20--30厘米厚的秸秆,覆土15--20厘米,密封。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会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使之高出地面,并在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
(9)开窖。开窖时应从窖的一端开始,先去掉上边覆盖的部分土层,然后揭开薄膜,从上至下垂直逐段取用。每次取完后,要用塑料薄膜将窖口封严,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二次发酵和变质。微贮饲料在饲喂前最好再用高湿度茎秆揉碎机进行揉搓,使其成细碎丝状物,以便进一步提高牲畜的消化率。
上一篇: 如何诊治猪气喘病?
下一篇: "嘉兴黑猪"的屠宰性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