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鹅沙门氏菌病的发病原因是? 兽医兽药

鹅沙门氏菌病的发病原因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鹅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污染的种蛋的垂直传播,少数情况下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土壤及鹅舍环境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各种应激因素,如不良的环境、不利的天气、长途运输等都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1)症状 3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重,多为急性型或亚急性型。病雏食欲消失,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不动,颤抖喘息;大量饮水,下痢,粪便先呈稀粥样,后呈水样,病重时粪如清水,连同未消化的饲料一同排出,肛门周围及至后躯被粪便污染,干涸后封闭泄殖腔,导致排粪困难;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水肿,眼半开半闭;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张嘴呼吸。病鹅有时清晨发病,下午死亡,一般病程2~5天。患鹅如病愈,常出现跛行,关节肿胀。成年鹅感染多呈慢性,表现下痢,乃至带血,关节肿大,跛行,消瘦。有的症状轻微或呈隐性带菌者。母鹅产蛋量会减少。

(2)防治 发现病鹅应严格隔离,并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母禽在产蛋前一个月注射菌苗1毫升,隔8~10天后注射第2次,可使抗体入蛋内,雏鹅出壳后20~25天内获得充分抵抗力。药物治疗只能减少雏鹅的死亡,并不能彻底消灭带菌者。沙门氏菌病多年来用西药加以防治,因副作用太大,不仅会产生抗药性,而且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及产蛋率,使养鹅户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可以采用中草药治疗:白头翁1 500克、黄连1 500克、黄柏1 500克、秦皮l 500克,研成粉末拌于50千克饲料口服,一天1次,连用3天。

该病是一种发生普遍的急性、呼吸性和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500克左右的仔鹅最易感染(成鹅较少发病),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达80~90%。气候突变、鹅舍温差太大、远途运输和饲养管理不佳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此病以呼吸道传染为主,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可传播本病。

鹅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污染的种蛋的垂直传播,少数情况下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土壤及鹅舍环境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各种应激因素,如不良的环境、不利的天气、长途运输等都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