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无公害花生生产技术? 花生

无公害花生生产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自然环境的选择
  自然环境的选择决定无公害花生的产品质量。因此要求产地周边3km以内无工矿、医院、铁路等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无公害产品基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质量标准。
  2.土壤选择标准
  花生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土壤PH值7-8,以砂壤土和轻壤土种植最适宜。因为花生对土壤水分状况非常敏感,特别怕水淹,耐旱不耐涝。砂质土壤,土质疏松,结构良好,排水通畅,最适于花生所需的高燥条件。盐渍土、沼泽地、涝洼地是绝对不适宜种植花生的。
  3.茬口选择
  种植无公害花生要选择好茬口。花生虽是抗逆性较强的作物,但对轮作倒茬要求极为严格。花生不宜连作,因为花生的病害及黄曲霉均为土壤带菌传播。如连作土壤带菌越来越多,病害会越来越重。另外,花生吸收肥能力强,连作会使土壤肥力减弱,养份失去平衡,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应与玉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
  4.整地质量要求
  由于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因此,对土壤耕作质量要求很严格。应在前一年秋天作物收获后,及时完成灭茬、耕、翻、耙、耪等作业,耕翻深度为30cm左右。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耕层深厚,排水良好、地表平整、上虚下实,水分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出苗快、苗齐、苗全、苗壮。
  5.施肥原则
  必须坚持以有机肥为主,以基肥为主,适时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无公害农产品化肥施用原则。
  5.1基肥施用原则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好,一般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5000kg/hm2,在整地前先撒上农肥,然后翻入耕层。
  5.2种肥施用原则 在播种时,施氮、磷、钾复合肥200kg/hm2,化肥要与种子间隔以防烧种。
  6.种子播前处理
  播前10~15天结合晒种剥皮,按品种的特征做好选果、分级、粒选、淘汰三级种。种子发芽率应在90%以上,并做好种子消毒。方法是用40℃温水浸种3min,捞出晾干即可在播前进行种子包衣,以防病害。
  7.适时播种
  应以品种、天气情况、土壤墒情等因素选择播期。一般在0~15cm土层温度稳定在14℃以上开始播种。沈阳地区适宜播期是5月1~5日。
  8.合理密植
  应根据品种籽粒大小、分枝多少、土壤肥力高低来决定播种密度。一般大粒型花生宜稀植,小粒型应密;分枝多的宜稀植,反之宜密;肥地宜稀植,薄地宜密。一般行距50cm,株距15cm左右,保苗250000~300000株/ hm2.


~一、播前准备工作

  1、选地: 花生 是深根系作物,适宜在沙壤土或中壤土栽培种植,要求土层深厚 1米 以上,土壤较疏松,地势平坦,排灌水比较方便,土壤通气性良好,比较向阳的地块种植。

  2、整地; 花生 地要普遍进行深中耕20―25厘米,耕后及时耙耢,达到“深、平、绒”。翌年早春顶凌耙耱,畜水保墒。有水地区在播前5―7天,可浇好底墒水,亩用水40―60方。

  3、选膜;种植 花生 必须选用0.007―0.008毫米微膜或“线型膜”,以利果针下扎穿透,也可降低成本。

  4、选种;在无霜期120天左右的地区,一般中等肥力地块,选用发育早,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旅花1号”、“鲁花9号”。在无霜期130天以上的地区,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选用“鲁花13号”、“鲁花14号”、“花育16号”等优种。

  二、实施科学安全配方施肥技术

  1、根据花生产量进行科学施肥。在播种前应根据不同 花生 品种的需肥要求,土壤养分及肥料的质量,通过土壤测试,实行科学平衡施肥技术,不能使用单一肥料。

  2、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块要求亩施有机肥料6000公斤以上(有机肥包括厩肥、绿肥、草木灰、沼渣、沼液、作物桔杆肥,饼肥等经过充分沤制的速效有机肥)。无机肥包括:矿物氮、磷、钾肥和以氮、磷、钾配制的复合肥亩施50公斤,过磷酸钙80―100公斤。应根据 花生 产量确定施肥量。

  3、种植 花生 要求一次施足底肥效果较好。

 三、播种技术

  l、种子处理; 花生 要做到“一选三拌”。“一选”即精选。即精选种籽,去掉杂籽、秕籽、小籽。“三拌”即一拌杀虫剂,每50公斤种子,用辛流磷乳油 150克 拌种;二拌杀菌剂,每50公斤种子用多菌灵 200克 拌种;三拌微肥,每50公斤种子用250斤磷酸二氢钾拌种。

  2 、播期;当 5―10 厘米的地温达 3 一 15 ℃ 时,即开始播种,在我市一般在 4 月 25 号播种, 5 月初出苗。

  3 、播种深度; 花生 播种一般沙壤土 4―5 厘米,中壤地 3―4 厘米 。

  4、密度;一般在高水肥地,亩地留苗g000―9000穴左右,在中等水肥地亩留苗10000―12000穴,一穴两粒种子。

 四、科学管理措施

  1、查苗扩膜:对先盖后种的地块,如遇大风要及时检查,盖好被风揭开的地膜,用湿土严封破口处。

  2、打孔放苗:先播种后覆盖的地块,当 花生 苗长出2―3片叶时要及时放苗。在微膜上开个小口,让其充分通风透光。让幼苗在膜里生长7―10天时间,防止低温、大风天气冻伤幼苗。

  3、“清棵蹲苗”:当 花生 出苗后,立即把周围的土扒开,使第一对侧枝的两片叶子外露,清棵比对照一般亩增产30%以上。

  4、叶面喷肥:如果幼苗缺肥时,每亩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40公斤加1公斤尿素:或2%的过磷酸钙40公斤溶液喷施叶面,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5、调节生长:在高水肥地块, 花生 营养生长过盛,容易徒长,可采用叶面喷施植物调节济B9或缩节安,喷施浓度为0.05%一0.1%为宜,每亩喷40公斤即可。缩节安每亩用2― 3克 兑水40公斤喷施,起控制 花生 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其多结果,结饱果。

  6、浇水追肥:在 花生 的花针期,如天不下雨,土壤耕层50厘米含水量低于10%时,应结合亩追尿素7―10公斤进行浇水,浇水时以顺畦沟缓慢浸润,浇匀,浇透,避免大水漫灌。

  7、及时收获:中早熟品种在9月中下旬收获,晚熟品种在10月初及时收获,如果收获过迟,花生会脱落在土壤里减少收入。收获后将荚果晾晒5―7天,待水分降到10%以下时即可收藏, 花生 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残膜。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

  严格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及省级有关部门检验的“三无农药”,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3911、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内吸磷等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