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公害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①常规种植的1~3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或饲料作物。 ②土壤深耕、锄草并以秸秆、草料、栏肥等有机物覆盖土表或深埋于土中,改善土壤理化形状与土壤环境,培殖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生物活性。 ③对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应实行减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无公害茶园的营养管理主要以施有机肥为主,营养元素平衡,安全施肥。要不断的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使土壤矿质营养平衡,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追肥: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开沟施入茶园。基肥:采用有机农业系统生产的经l~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蒿秆、海草等类似物质以及经过堆制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基肥应开沟深施。
3、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技术: ①茶园水分管理以保水为主,一般要求耕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75%~90%,保证茶树能正常生育。茶园土壤进行铺草覆盖,在路边地角建立蓄水沟、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度等,以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分。 ②干旱严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70%以下时,茶园应及时引水灌溉,其水质要求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③在冬季与早春,采用塑料大棚覆盖的茶园。
4、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①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减少和防治茶树病虫害,如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可改变病虫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并把部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适时锄草与耕作可减少因杂草、土壤发生联系的病虫为害。 ②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制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 ③茶季结束后允许使用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次年病虫的发生量。但不得在茶叶采收季节使用。石硫合剂的使用量不得使茶叶的铜含量超标。④安置“佳多”频振式杀虫灯。
上一篇: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颁布时间是?
下一篇: 保险金额是怎么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