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早稻中后期田管措施有哪些? 水稻

早稻中后期田管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强化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各级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组织农业技术力量深入生产第一线。农技人员要根据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工作,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确保各项增产措施落到实处。

二、因苗施好穗粒肥。施用穗粒肥是促进大穗、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的有效措施。目前双季早稻大部分已进入幼穗分化后期,以晚代早品种进入幼穗分化中期。处于幼穗分化中期的要看苗施用好穗肥,一般掌握在幼穗分化3-4期施肥,每亩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或复合肥5公斤。如果在幼穗分化时未见脱肥,应少施或不施,以免引起徒长、倒伏。进入破口齐穗期后及时施用粒肥,每亩施用磷酸二氢钾200克,长势差的加尿素1公斤,兑水60公斤喷施。此外,全面推广叶面喷施爱苗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及粮食产能区要加大投入,全面推广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爱苗等。

三、分类加强水管。幼穗分化期及灌浆成熟期采用干湿间歇灌溉,抽穗期采用浅水灌溉,做到有水长穗,干湿健根壮籽。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据市植保站预测,早稻病虫总的属中偏重发生年份,水稻以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三虫两病”为主。鼠害中等发生;稻飞虱为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轻发;二化螟中发;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叶瘟轻发,穗瘟中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各地要针对今年早稻病虫可能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的情况,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利用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和防治办法,对可能偏重发生的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穗瘟等病虫害,在早稻破口期要重点防治。

五、注意防患自然灾害。据市气象部门预报,6月份我市为晴雨相间的过程性天气,其中上旬中期至中旬前期将出现降水相对集中时段,月平均气候接近常年,雨量正常略多。各级农业部门要注意天气变化态势,防患 “五月寒”,防患洪涝灾害,遇到“五月寒”应及时灌水保温,对遭受洪涝灾害的稻田,要及时排水、洗苗、扶苗、喷药预防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以恢复生产,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