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锌症状,一般出现在插秧后20天左右,缺锌的植株,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基部老叶产生褐色斑点,根系细弱,白根少,茎间缩短,植株矮小。根据植株形态、土壤和植株含锌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轻度缺锌。叶色绿,在分蘖期茎部老叶出现少量斑点,这种症状一般维持半个月左右即消失,土壤有效锌含量0.5-1×10-6,植株叶片含锌量15-20×10-6。
(2)中度缺锌。叶色深绿,茎部老叶出现较多的褐斑,有的植株新片中筋失绿变白,生长缓慢。这种症状能维持20天左右或更长,大雨后缺锌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有时基部老叶仍有少量褐色斑点。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3×10-6-0.5×10-6,植株叶片含锌量为10×10-6-15×10-6。
(3)严重缺锌。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其它叶片出现大量褐斑,基部叶片全部呈褐色,生长受到抑制,新叶变小,节间缩短,植株矮小,根系细弱。雨季后症状虽有好转,但仍不能恢复正常,缺锌症状延续到抽穗成熟期。有的植株不能抽穗或仅抽出一小穗,参差不齐,晚熟,造成严重减产。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3×10-6左右,植株叶片含锌量为10×10-6左右。
锌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水稻缺锌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水稻缺锌,先在下部叶片中脉区出现褪绿黄白斑,上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斑,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并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小,叶色较淡,特别是基部中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植株叶枕距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常表现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
一、根部叶片多数显暗黑色斑点,向顶部叶片暗黑色半点逐渐减少。二、把植株拔起与正常生长的对比黄色根多,白根少,缺锌越严重,黄根越多。三、束顶,心叶长不起来。植株缺锌,比正常生长的田块植株矮10—30厘米。沙质土、烂泥田、粘质土易发缺锌。
上一篇: 怎样防治蔬菜苗期酸、碱害?
下一篇: 牛发高烧之“六多”护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