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通过改变地面种植方式,使土壤的表面积与传统的平作方式相比扩大了30~40%,这样光的接受量也相应的得到了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第二,增加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使田间湿度降低10%~20%,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等常见病害发生率下降40%左右;小麦基部节间缩短3~5厘米,株高降低5~7厘米,可显著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
第三,这种种植方式把传统的大水漫灌改为沟内小水渗灌,可节水30%~40%,这对北方缓解水资源短缺有重要意义。
第四,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每穗粒数增加2~3粒,千粒重提高2~3克,较传统平作增产10%左右。
第五,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和越冬蔬菜间作,垄上中小麦,垄沟可以种菠菜、油菜、蒜苗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解决粮菜争地的矛盾问题,一般种菠菜、油菜,每亩可增收200~300元,种蒜苗每亩可增收500~700元,这是很受农民欢迎的一项种植技术。(
上一篇: 怎样防治芦笋害虫夜蛾?
下一篇: “蓝耳病”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