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马铃薯干腐病主要侵染块茎。染病块茎长白色至灰白色绒状物(病菌子实体),内部薯肉则呈灰褐色至深褐色病变,有的出现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体,严重时整个块茎僵缩或呈干腐状,不能食用。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及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雨水而传播,从伤口或芽眼侵入致病。本病在田间可染病,病菌在5~30℃范围内均能生长,外观症状不表现或不明显。贮藏期或贮运销售过程中通过接触传染,贮藏期或贮运时通风条件差,或伤口多易发病。
防治方法:1、生长后期和收获前抓好水分管理,雨后及时清沟排渍,收获时尽量减少伤口。2、选择晴天收获,收获后摊晒数天,贮运时轻拿轻运,并剔除可疑块茎后才装运或入窖。3、入窖时清除病、伤薯块,窖温保持在1~4℃,保持通风干燥。定时检查,剔除病烂薯。
上一篇: 如何用白僵菌防治稻叶蝉?
下一篇: 美女樱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