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锈病的预防 玉米

玉米锈病的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育抗病品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一、典型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苞叶、雌穗和雄穗。发病初期的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扩展为圆形,黄褐色或褐色,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
二、发病条件:玉米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并由南到北流行蔓延。当气温在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的地块,病害加重。玉米锈病菌的转主寄主是几种酢浆草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