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夏季如何管理鱼塘? 其他水产

夏季如何管理鱼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夏季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是鱼类生长的旺盛季节,也是渔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渔业养殖获得丰收,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对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夏季鱼类养殖管理中,应重点做好科学投饵、合理施肥、加强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等工作。

  一、科学投饵

  投饵要做到“三看、四定”。“三看”:一要看天气,气候剧变,天气闷热、阴雨连绵均不宜多投饵。二要看水质,当水质恶化,甚至有泛塘危险时,应暂停投饵,待注入新水、调好水质后再投饵。三要看鱼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这是决定和调整投饵量的直接依据。如饵料台上的饵料被全部摄食,鱼的活动正常,则可适当增加投饵量。反之,则减少投饵量。

  “四定”:一是定质,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高、易消化;草类要求鲜嫩、无根无泥、鱼喜食。二是定量,每日投饵量不能忽多忽少,需在规定时间吃完,以免鱼类时饱时饥,影响消化吸收和增长。青饲料以黎明前吃完为度,日食量一般占鱼体重的30%左右;配合饲料一般不超过两小时左右吃完为宜。三是定时,投喂饲料每天必须定时,一般上午9—10时,下午2—3时为宜。青饲料宜在上午九时左右投喂,让鱼类在池水溶氧高的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配合饲料根据不同品种每日可投喂4-5次。四是定位,固定投饵地点,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了解鱼类吃食情况和食场消毒。鱼类对特定的刺激易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投饵时,先给予特定的刺激(如音响),使鱼集中在食场附近,然后再投饵,能防止饵料的散失,提高饵料利用率。

  二、合理施肥

  夏季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以防止缺氧浮头,施肥数量与次数随水温、天气、养殖鱼的种类和数量等不同而异,水温较高时施肥次数应勤些,水温较低时则相反。天气晴朗可正常施肥,雨天或闷热天欲下雷雨时少施或不施。有机肥用量每亩每次50--200公斤不等(因肥料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为宜。池塘用无机肥作为追肥,肥水速度快,但肥效时间不长,一般以氮:磷:钾=2:2:1的比例或氮:磷=1:1的比例配合使用效果较好,施肥时间宜在中午10:00--12:00,每次每亩用无机肥5--7.5公斤,先溶于水,再均匀泼入水中。经常施肥的池塘,必须定期注换新水,以免水质过肥,水中有机肥和各类生物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含氧量降低,浮游生物组成不良,影响鱼类生长。一般精养鱼塘夏季不施肥。

  三、加强水质管理

  池塘水质管理的基本要求:池塘水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1)、保持池水中有充足的溶氧。(2)、控制池水透明度。(3)、调节好池水酸碱度。  (4)、控制水深、水温。(5)、勤巡塘。(6)、做好鱼池清洁卫生,(7)、做好池塘日志,池塘日志应详细记录,以便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养殖措施,并为以后制定生产计划,改进养殖方法积累经验。

  四、防治鱼病

夏秋季节是鱼病流行季节,应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以防鱼病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