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少免耕有什么优缺点? 其他禾谷类

少免耕有什么优缺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近年来,多地出现了将深松耕、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等机械。深松耕技术被定位于“少耕”和“保护性耕作”范畴,是在生产周期内合理减少耕作次数或间隔减少耕作面积的方法,如实行年间轮耕等。  
当前的少耕类型有:翻后直接耕种,免去中耕;用深松代替翻耕;以旋耕代替翻耕;间隔带状耕作和连年耙地、旋耕、垄作等。  
这种深松耕技术的特点是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利于作物深扎根。  
但是,近年来,不少地区由于长期实行灭茬旋耕,造成耕层较浅,并在 20 厘米左右形成一个较硬的犁底层,犁底层的存在使小麦和夏玉米等农作物只能在浅层空间生长,根系发育受限,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利。耕地土壤质量的下降已成为制约许多麦区争取持续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其实深松整地作业,既可打破犁底层,也可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使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有利于小麦生产的高产和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