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申请银行借款有哪些一般程序呢? 其他

申请银行借款有哪些一般程序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银行向经营者贷款时都十分慎重,不仅要对经营者进行全面审查,而且还要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一般来说,贷款程序有这样几个步骤。
(1)经营者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内容包括:贷款用途、金额、使用期限、还款方式等。如果是固定资产贷款或新建项目贷款,还要有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银行要对经营者进行贷款前的审查。审查内容大体包括:农户的经营状况、经营计划、财务状况、人们的业务素质、农户与别人的协作情况、产品的市场前景等,尤其是偿还借款的能力。
(3)发放贷款。银行根据贷款审查报告和抵押、担保情况,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4)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后,银行进行跟踪监测,监督贷款的使用,帮助经营者制定还款计划。

(一)贷款申请:

借款人需要贷款,应当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申请。

借款人应当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第一、借款人及保证 人基本情况;

第二、财政部门或会计(审计)事务所核准的上年度财务报告,以及申请借款前一期的财务报告;

第三、原有不合理占用的贷款的纠正情况;

第四、抵押 物、质物清单和有处分权人的同意抵押、质押 的证明及保证人拟同意保证的有关证明文件;

第五、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

第六、贷款人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

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级可由贷款人独立进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权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

(三)贷款调查:

贷款人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物、质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

(四)贷款审批:

贷款人应当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管理制度。审查人员应当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

(五)签订借款合同:

所有贷款应当由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借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保证贷款应当由保证人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或保证人在借款合同上载明与贷款人协商一致的保证条款,加盖保证人的法人公章,并由保证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署姓名。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应当由抵押人、出质人与贷款人签订、质押合同,需要办理登记的,应依法办理登记。

(六)贷款发放:

贷款人要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发放贷款。贷款人不按合同约定按期发放贷款的,应偿付。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用款的,应偿付违约金。

(七)贷后检查: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

(八)贷款归还:

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

贷款人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借款人应当及时筹备资金,按时还本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