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其他食用菌 > 银耳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其他食用菌

银耳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生产上常见的杂菌,感染段木的主要有棉腐菌、裂褶菌、云芝、木霉等;为害子实体的,主要有青霉、木霉、织壳霉(俗称白粉病)、红酵母等。其中以织壳霉最常见,为害最严重,发病的耳片形成一层粉状物,并使子实银耳体僵化。防治上以 抓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为主,防止或减少病害发生。对发病严重的子实体应及时摘除,然后再喷石硫合剂进行控制。耳木污染其他杂菌对应及时刮除刷洗,然后用石灰水消毒,置阳光下晒1~2天再恢复管理 。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菌蝇、蛞蝓等,其中线虫是引起烂耳的主要虫害,侵害耳基使耳片得不到营养而腐烂。在预防上,用水要干净,防止水中带有线虫,段木勿沾泥土,防止线虫入侵。对已发生的烂耳,应及时刮除,并用清水刷洗,防止蔓延。药物防治可用1%醋酸或稀释4倍的醋,或0.1%~0.2%敌百虫喷射耳木,可以抑制线虫的繁殖。螨类也是银耳的主要虫害。繁殖极快,常蛀食菌丝和耳根,发生后,应用0.5%的敌敌畏喷洒耳场并用1:800倍的20%可湿性杀螨砜浸湿耳木(浸后立即取出)或喷湿耳木进行防治。也可用800倍的乐果或敌百虫喷杀。

银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如下:  一、病原微生物为害  1、链孢霉:又叫红饱霉,适宜生长温度25~30℃,常发生在接种后菌袋的培养基或接种口上,有的也发生在菌袋的两端。前期菌丝白色,逐步转为浅红色,继而产生大量桔红色粉状孢子。夏天气温高,蔓延极快。链孢霉主要是抑制银耳菌丝的生长,破坏培养基营养成分,受其侵染的菌袋,出耳率降低,耳片正常伸展受影响,朵形小,产量低。  2、绿色木霉:简称绿霉,适宜在温度15~30℃和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常发生在培养基内和子实体阶段。前期菌丝呈白色,逐步变成浅绿色、深绿色,受其污染的培养基变成黑色,发臭松软,直至报废。子实体被绿霉污染后,会逐步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3、白腐菌:适宜生长温度15~25℃,这种病原菌常在银耳菌丝生理成熟时,从接种口侵入,形成肿瘤状凸出物。前期菌丝白色粉状,后期呈灰白色,受其危害,培养基变黑。每年春秋发生率较高,主要腐蚀银耳原基,造成原基腐败,不能出耳。也有的侵染耳片,附着产生一层白色粉状孢子,抑制耳片生长,使其变成不透明的僵耳。  此外,还有红曲霉、毛霉、根霉、青霉等,这些霉菌都会给生产带来危害。防止霉菌为害,主要应把好“5关”:①培养基关。原材料使用前应经过暴晒,配制时含水量不宜超过60%,常压灭菌要求在100℃以上保持20小时。②接种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时做到“三消毒”:一是空房事先消毒:二是料袋进房再次消毒:三是接种时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③菌丝发育关。银耳菌丝发育最佳温度为25~28℃,不超过30℃。发菌培养基要求干燥,在冬天加温发菌时,最好用电源;接种后菌袋可用棉被围罩保温,3天后揭开通风翻袋。④出耳管理关。出耳阶段应注意控温、控湿、控光、增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度喷水,防止过湿;尤其是幼耳阶段,喷水宜勤宜少。⑤环境卫生关。菇房内部及周围卫生要清理好,杜绝污染源。  二、虫害  1、螨:又叫菌虱,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蒲螨和粉螨两种。蒲螨体积很小,肉眼不易看清,多群集成团,呈现咖啡色;而粉螨体积稍大,白色发亮不成团,数量多,成粉状。这些螨类主要由棉籽壳、麦皮、菌种和苍蝇等带进菇房,或由旧菇房残留下来。螨类以吃银耳菌丝为生,被害的菌丝不能萌发。如果出耳阶段发生螨类,就会造成烂耳或耳片畸形。  螨类防治办法:①菇房要远离料房,四周环境要清扫干净。②菌袋进房前,对空房彻底消毒,可用气雾消毒盒,加清水拌成消毒液,喷洒四周。③发生螨虫时,可用灭扫利等广谱低毒农药,按规定用量喷洒受害处。但应注意: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禁止使用农药。  2、菇蚊:又叫眼菌蚊,幼虫白色,近透明,体型小如头发丝,色白,发亮,3~5天就变成黑褐色有翅膀的菇蚊。常发生在银耳扩穴后的出耳阶段,潜入较湿部分,危害菌丝,受害后发生烂耳。  防治的办法:①保持好环境卫生,菇房门窗及通气口装配纱窗。②用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0.1%的敌敌畏杀虫剂。③用蚊香或卫生丸粉熏烟。  3、线虫:呈粉红色,是一种线状的蠕虫,体型极小,体长仅有1mm左右。在菇房内繁殖很快,幼虫2~3天就发育成熟,并再生幼虫。线虫主要由培养料和水源带进菇房。在闷湿、不通风情况下大量发生,银耳受线虫危害后耳片边缘腐烂,造成烂耳。  防治办法: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检测,菇房事先严格消毒。喷水不宜过湿,并注意通风。若在耳芽出现时发生线虫,可用0.5%石灰水或1%食盐水,在阴凉天喷几次,并在菇房地面撒石灰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