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预防措施
1.针对感染源,应加强引种检疫,避免将病引入,及时治疗病鸡,及时清扫粪便进行生物热发酵,杜绝传染源。
2.针对传播媒介,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鼠类等,饲养人员要注意封闭,不可与其他鸡只接触而将病原带入。
3.球虫卵(囊)对大部分消毒剂均有耐受性,对空鸡舍最好选用火焰消毒法,用具可用开水烫、热碱水洗等。
4.高温高湿是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夏天霉雨季节(4-7月)应对12-15日龄雏鸡进行药物预防,以免暴发本病。
5.各种应激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均可诱发本病,因此应加强鸡舍通风,避免饲养密度过大,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等饲养管理。
6.控制鸡只体重的限饲措施,可降低饲料中抗球虫药的摄入量,对球虫感染有促进作用。因此,应相对增加单位饲料中的球虫药添加量。
7.饲料中若维生素A缺乏,会造成消化道粘膜的完整性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球虫易于侵袭,因此,日粮中要给予富含维生素的全价饲料或充足的青绿饲料,提高机体抵抗力。
8.麸皮和碳酸钙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成分,在球虫暴发时要限制日粮中麸皮和碳酸钙的用量。
9.球虫疫苗接种效果良好,在鸡进行免疫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此外,应按休药期规定停药,以免上市鸡只药物残留。
二、治疗方法
1.应选择最初症状出现的时间用药。
2.确定主要致病球虫种类相应选用敏感的抗球虫药物。如盐霉素、马杜霉素、莫能菌素等较为广泛使用的球虫药,其耐药性相对较重,要考虑不同药物间可能出现的交叉耐药性,合理进行转换用药,提高疗效。
3.穿梭用药,减少球虫的耐药性。可先使用作用于第1代裂殖体的药物如盐霉素、马杜霉素等,再换作用于第2代裂殖体的药物如尼卡巴嗪、妥曲珠利等。此外,由于完全敏感的球虫药不多,在球虫严重的季节有必要采用联合用药。
4.选用混饮给药的方法,通过饮水使患鸡获得足够的药物量。
5.采用适当的辅助性药物,帮助病鸡尽快康复。如应用止血药,缓解出血症状;应用抗菌素,缓解肠毒综合症和其他继发感染。
6.应重视并了解各种球虫药的中毒量、配伍禁忌及饲料中抗球虫药的含量和种类,避免药物中毒。
上一篇: 农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下一篇: 青南瓜与老南瓜的功效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