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叶霉病流行规律有哪些? 茄子

茄子叶霉病流行规律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第2年如遇适宜的环境条件,从田间病残体上越冬后的菌丝体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其他农事操作传播,引起初次侵染。

2.播种带病菌的种子也可引起田间初次侵染发病。田间发病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造成再侵染。病菌孢子萌发后,从寄主叶背的气孔侵入,以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成株期病害蔓延最迅速。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产生吸器吸取养料。病菌也可以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9℃,最高34℃。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利于孢子形成,也不利于病菌侵染及病斑的发展。该病多发生于早春茬各类保护地种植的中后期,由于气温升高后浇水过多、管理粗放所致。

3.病可持续至7月上旬酷暑来临前。连续阴雨天气保护地内光线过弱,也有利于该病的扩展和为害。在高温、高湿(95%以上)的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15天左右。保护地光照过弱,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常常导致病害严重发生;而光照充足,温室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