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灌浆期管理? 水稻

水稻灌浆期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干湿交替丶看苗施好粒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水稻灌浆期是决定水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结实率、预防倒伏、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后期以干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二、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灌浆初期根据田块、品种、长势适当追施化肥或喷施叶面肥,可提高上部叶片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浆中后期如叶片出现脱肥现象,及时采用叶面喷肥,每亩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促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效果。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防治穗颈稻瘟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50~60公斤常规喷雾;稻曲病:亩用5%井岗霉素300~3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白叶枯病:在白叶枯病发病区亩用20%叶枯宁75-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螟虫亩用5%锐劲特6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稻飞虱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60克或稻虱净4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可单独防治,也可几种药剂混合使用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水稻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为目标。 
一、补施粒肥
 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为宜。 
二、合理灌溉灌 
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常因缺水而早衰,不宜采用此法,应保持薄水层。扬花期遇高温或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收割前不宜过早断水,早稻在收割前4~5天断水,中晚稻在收割前6~7天断水。  
三、抓好“四防”
1.防治病虫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将总茎蘖数偏多、长势旺盛的田块作为防治重点,抓住水稻破口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2.防倒伏。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结实期,除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外,还可对旺长田块多次喷施3%过磷酸钙浸出液,抑制穗下间节伸长,增强抗倒能力。
3.防贪青。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披的田块,在乳熟期喷施500毫克/千克乙烯利促进老熟。
4.防早衰。除增施粒肥,加强水浆管理外,还可叶面喷施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液,后期喷施粉锈宁和绿叶先锋混合液,可明显保叶防衰。

一、水稻灌浆期补施粒肥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为宜。

二、水稻灌浆期合理灌溉。灌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

三、水稻灌浆期抓好“四防”

1.防治病虫害。

2.防倒伏。

3.防贪青。

4.防早衰。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后期以干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二、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灌浆初期根据田块、品种、长势适当追施化肥或喷施叶面肥,可提高上部叶片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浆中后期如叶片出现脱肥现象,及时采用叶面喷肥,每亩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促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效果。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防治穗颈稻瘟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50~60公斤常规喷雾;稻曲病:亩用5%井岗霉素300~3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白叶枯病:在白叶枯病发病区亩用20%叶枯宁75-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螟虫亩用5%锐劲特6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稻飞虱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60克或稻虱净4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后期以干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二、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灌浆初期根据田块、品种、长势适当追施化肥或喷施叶面肥,可提高上部叶片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浆中后期如叶片出现脱肥现象,及时采用叶面喷肥,每亩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促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