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当前设施蔬菜管理具体措施有哪些? 其他蔬菜

当前设施蔬菜管理具体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蔬菜大棚的日常管理和技术细节 温度管理:晴好天气棚内气温保持在白天25-32度之间,夜间温度15-18度之间(阴雨天气除外,有专门的应对措施)这里说一下秋冬季及早春一天当中正常的温度管理的流程。第一步:在没有极端恶劣的大风雨雪低温天气的情况下,在日出以后收起防雨膜,卷起保温被,促使棚内快速升温。第二步:在棚内温度升到30---32度时候,及时打开顶部放风口(我们的大棚顶部有一个放风口就是顶部滑轮控制的位置,前沿放风要到四五月份大棚顶部放风口不能有效控制棚内温度了才能采用。如果开启前沿风口,一定要有防虫网配合使用,而且开启的时间是要在早上八点之前,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进入棚内的空气温度低,剧烈的温差对作物叶片造成伤害)顶部放风口打开以后,外界较低的气温进入棚内、通过放风口与作物生长点之间三米左右的距离、通过高温气体的缓冲,控制棚内温度至25----30度之间。这个时间段大约在冬季及早春的晴好天气的九点半到十点钟左右。经过约半个小时以后,气温就会再次超过30度,就需要二次放风,加大放风口的宽度,使气温保持25----30度最适合作物光合作用的范围内,这个时候约是上午的11点---11点30分之间(不同的作物需要的温度略有高低差异,应视棚内所种植的不同品种来具体掌握温度高低)需要注意的就是,通风降温一定要分两次进行,切忌等到棚内温度过高了又一下子把放风口开的过大,容易造成闪苗、果实皴皮。经过两次放风,中午这段时间温度变化不会太剧烈,但是也要经常观察,随时根据具体的的天气变化采取应对措施。1点30分后棚内气温开始回落,如发现气温降至25度,要及时关闭一部分风口,这时气温会经历一个回升至30度又降至25度的过程,第二次关闭风口就要彻底关严了,这就是每天的两次放风和两次关风,这个时间段大约在下午的3点---3点30分之间。第三步:下午的五点左右,这时候棚内气温降至18度左右,随着日照的结束,我们放下保温被,盖好防雨膜,压紧压牢防止风吹起。这时候棚内的温度会再次回升到22度左右,随着夜间气温的不断降低,凌晨的最低温度能保持到15度,这就是一天当中标准的的温度管理的流程,晚春、夏季、早秋就只操作第二步。放风的作用有四个,一是调节棚内温度,使棚内温度保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范围之内。二是排出棚内蓄积的有害气体,如没有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产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三是调节棚内的气体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地下微生物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蓄积到棚内,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达到1000PPM左右,日出以后阳光照射棚内作物会发生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约两个小时的时间,降低到200PPM以下,光合效率降低。正常的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280PPM,通风以后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上升到200PPM以上,利于光合作用的有效进行(二氧化碳浓度3000PM光合效率最高,超过这个数值就会二氧化碳中毒,如果不采取人工增加二氧化碳的手段,棚内很难达到这个数值,以3000ppm为上限,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越冬茬我们人工补充二氧化碳)四是控制棚内湿度,防止湿度过大导致棚内作物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二、病虫害的预防:预防为主多措并举。首先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产生的环境,是我们工作的首要。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抗病品种、适当稀植,防虫网、黄板沾虫等,都是我们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