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夏玉米追肥浇水应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

夏玉米追肥浇水应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浇水
一定要灵活灌溉。底墒水对于保证夏玉米种子正常出苗非常重要。收获小麦后在播种夏玉米的,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以便抢时早播,如果是在麦田套种玉米的,可先浇“麦黄水”,然后再套播玉米。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注意防旱。大喇叭口期干旱俗称“卡脖旱”,常造成抽雄困难,导致授粉不良;吐丝期干燥长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减少穗粒数,降低粒重,减产最为严重;灌浆期干旱则会降低粒重。如上述几个时期出现严重旱情,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2 、施肥
要科学施肥,夏玉米生产当中施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肥料的种类上“重氮、轻钾、缺少微量元素”、施肥次数多“一炮轰”而不是分次施用、施肥时间“随意性强”。因此,在施用氮肥的同时还应强调钾肥的施用,个别地区要注意补充锌、锰微肥;氮肥要分次追施,尽量不要“一炮轰”。免耕播种夏玉米,一般每亩可用10~15千克的氮磷钾复合肥及1.5千克的硫酸锌,在播种是作为种肥施入土壤,但种肥一定要与种子分开施用(分行或分层);没有条件施用种肥或者套播玉米田,可将上述肥料作为苗肥再定苗后适用。大喇叭口期每亩可追施尿素20~30千克或碳铵55~80千克;高产地块可在抽雄吐丝期追施少量氮肥作为攻粒肥。
3 、苗期施肥
玉米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为少→多→少的趋势,也就是苗期少,穗期多,花粒期少。根据这一规律,可轻施苗肥,即在麦收后灭茬,中耕的同时,亩施硝酸磷肥10千克即可。但一般农民朋友们麦收后不灭茬,也就无法施苗肥,可喷雾补充叶肥,每亩用0.2%~0.3%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溶液20~30千克。

1、 忌基肥不足追肥代:用优质农家肥做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团粒结构,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而化肥就不具备这个优点。“基肥不足追(化)肥代”,只能使土地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

2、忌有肥就追,有水就浇:在拔节前的苗期,如不根据天旱程度、墒情好环、苗子强弱等实际情况进行追肥、浇水,往往使地上部的幼苗徒长,地下部的根系难以深扎,使幼苗失去蹲苗锻炼的机会,给以后植株倒伏埋下隐患。在灌浆期过量的追肥浇水,既加大投资,又浪费肥料,还会造成玉米贪青晚熟,遭受霜冻的不良后果。

3、 忌肥水过多:肥多水大,固然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但使用不当,也只是有害而无利。另外,还要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肥。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三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

4、 忌重视氮磷钾,轻视微肥:微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就拿锌肥来说,玉米对它的反应很敏感。有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锌肥,穗粒数可增加50~80粒,千粒重可增加15~30克,秃尖率减少50%左右,每亩增产8%~15%。

5、 忌抽穗后不追肥:玉米抽穗后,有不少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质量不高,追肥效力又已耗尽,导致土壤中的营养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要。这就急需酌施一些速效性的氮磷肥,以防早衰,促进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另外,“攻籽肥”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应灵活灌溉。底墒水对于保证夏玉米种子正常出苗非常重要。收获小麦后在播种夏玉米的,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以便抢时早播,如果是在麦田套种玉米的,可先浇“麦黄水”,然后再套播玉米。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注意防旱。大喇叭口期干旱俗称“卡脖旱”,常造成抽雄困难,导致授粉不良;吐丝期干燥长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减少穗粒数,降低粒重,减产最为严重;灌浆期干旱则会降低粒重。如上述几个时期出现严重旱情,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