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主要害虫:有竹蝗、竹螟、竹斑蛾、竹笋夜蛾、竹笋蝇、一字竹象等。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防治竹螟、竹蝗、竹斑蛾和笋蝇,可喷敌百虫杀灭,或烟剂熏杀。对竹笋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
(一)黄脊竹蝗防治技术
1、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份发动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
2、除蝻:(1)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以3%敌百虫粉或2.5%甲基1605粉,每亩1.5-2公斤喷撒;(2)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雾;(3)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4)于蝗卵地释放白僵菌,使跳蝻刚孵出就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3、烟剂熏杀:当跳蝻已上大竹甚至已有部分成虫出现,可采用烟剂熏杀。烟剂
使用方法:使用林丹做成的烟剂,每亩用量0.5-0.75公斤。无风或微风时在山脊放烟,烟雾流向低地。为了掌握好风速、风向,以便把烟放好,放烟前可先点燃一小撮烟剂以确定烟雾去向,如烟雾笔直上升或稍向一边慢慢地斜行,表示风速可以放烟。如烟雾很快地流走,此时风速已不宜放烟。
4、诱杀。用100公斤尿中加人2~3公斤 5%敌百虫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
竹林中放数堆诱杀成虫,效果较好。
(二)竹螟防治技术
一般在5-7月发生危害,6月中旬为危害高峰期。 1、5-7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蛾子)。 2、6月份,用20%杀灭菊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秋冬季(10-12月),进行林地垦复,击毙幼虫或土茧。
(三)一字竹象
幼虫多咬食笋节处的笋肉或小枝,幼虫老熟后,向笋外蛀食,将笋咬一直径7-9毫米的圆孔,孔口下方有一以咬碎的笋箕纤维垫平的倾斜坡,5月下旬一6月上旬幼虫沿坡滑落,寻找适宜的地面入土,在8一15厘米深处,筑长20-25毫米椭圆形的土室,如土室被击破,可复建一次。幼虫在土室中头向上,10-15天即化为蛹。可用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防治一字竹象。
上一篇: 怎样防治木耳菜灰霉病?
下一篇: 茴香白粉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