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断尾的方法
(1)结扎法。用弹性强的橡皮圈,如废旧的假阴道内胎、自行车内胎等,剪成直径0.5~1厘米的胶圈,在第三、第四尾椎骨中间,用手将此处皮肤向尾上端推后,即可用胶圈缠紧。羔羊经10天左右的时间,尾部便逐渐萎缩,自然脱落(不要剪割,以防感染破伤风)。尾巴刚被套上橡皮圈的羔羊,起初会有些不适应,站也不是,卧也不是,不过这种焦躁不安的反应几天后就能过去,10天以后尾巴就会自然脱落,对羔羊没有什么伤害。
此方法简单易行,不流血、愈合快、效果好。
(2)快刀法。先用细绳捆紧尾根,断绝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离尾根4~5厘米处切断,伤口用纱布、棉花包扎,以免引起感染或冻伤。当天下午将尾根部的细绳解开,使血液流通,一般经7-10天,伤口就会痊愈。
(3)热断法。可用断尾铲或断尾钳进行。用断尾铲断尾时,首先要准备两块20厘米见方的木板。一块木板的下方挖一个半月形的缺口,木板的两面钉上铁皮,另一块两面钉上铁皮即可。操作时,一人把羊固定好,两手分别握住羔羊的四肢,把羔羊的背贴在固定人的胸前,让羔羊蹲坐在木板上。操作者用带有半月形缺口的木板,在尾根第三、第四尾椎骨中间,把尾巴紧紧地压住。用灼热的断尾铲紧贴木块稍用力下压,切的速度不宜过急,若有出血,可用热铲再烫一下即可,然后用碘酒消毒。
以上三种断尾方法,笔者推荐第一种方法,既经济又实惠,简便易行,适于规模羊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