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以老熟幼虫在深层土壤中结圆茧越冬,并且可以休眠多年,春季当10厘米土温上升到7℃左右时,也就是小麦拔节期开始破茧和向土壤表层移动,4月中旬小麦进入孕穗期,幼虫陆续在3厘米表土层中做土室化蛹。蛹期一般8~12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后先在地表活动,然后在麦穗上产卵,此时正值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卵期3~7天。孵化出的幼虫钻进麦穗颖壳内,咬破麦粒表皮,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浆液,造成秕粒、空壳。吸浆虫也因此得名。由于虫子很小,危害十分隐蔽,直到麦收打不出粮食时才知道它的严重危害。
针对小麦吸浆虫只在小麦穗期危害穗粒以及小麦抽穗前小麦吸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都会集中在土壤表层或表面活动的特点,可以采取孕穗期撒药土,抽穗-扬花期茎叶喷雾的办法防治吸浆虫。
配置药土可以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公斤加细砂土20公斤,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公斤,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600~900克,配制湿沙土25~30公斤,在无露水的中午撒入麦田,然后用竹竿或细绳振动麦株,使药土完全落于地表。结合灌水,效果更好。
抽穗期防治成虫可以喷施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以及多种菊酯类药剂,如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或有机磷与菊酯复配剂。须注意观察具体地块小麦的发育进度,在小麦“破口”至扬花前防治2~3次,同时注意配足水量,喷匀打透,尽可能选择黄昏或下午气温下降以后打药。
1、防治指标
冬前淘土每样方有幼虫5头,小麦拔节期淘土每样方2头,成虫期网蒱10个重复次达到10-25头成虫时,应进行防治。
2、防治关键时期
小麦孕穂期(4月中旬至下旬初),吸浆虫的幼虫破茧出土在地表3-5cm土层大量化蛹,此时是防治吸浆虫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小麦抽穗至杨花前(4月下旬-5月上旬),吸浆虫蛹羽化为成虫,开始在麦穗上产卵,此时是防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3、防治措施
1).撒毒土:蛹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兑水2千克配成药液,拌细土30千克,均匀撒在地表并划锄,施后浇水效果更佳。
2).喷药防治:成虫期每亩用毒死蜱75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全田喷雾,或选用菊酯类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3).熏蒸:在小麦抽穗期 (50%麦穗已经抽出)进行麦田熏蒸,每亩用80%的敌敌畏100-150g,兑水2kg均匀喷在20kg麦糠上,混合均匀后,在下午四点后至傍晚前撒入田间,熏蒸治成虫。
根据冬季淘土情况,对于达到防治指标以上,亩虫量300万头以下的田块,采用成虫期防治一次;300万头以上的重发田块,采用蛹期和成虫期相结合的防治方法,成虫期连续喷药两次,间隔3-4天,才能确保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时间:小麦孕穂期(4月中旬至下旬初),吸浆虫的幼虫破茧出土在地表3-5cm土层大量化蛹,此时是防治吸浆虫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小麦抽穗至杨花前(4月下旬-5月上旬),吸浆虫蛹羽化为成虫,开始在麦穗上产卵,此时是防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防治措施:(1)用药时间:4月10日—20日。(2)用药品种:3%辛硫磷颗粒。(3)施药方法;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兑细土25公斤搅拌均匀制成毒土,顺麦垄撒施,然后浇水,确保药水相融,提高防治效果。严重地块于4月底5月初,小麦扬花期再进行吸浆虫成虫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只在小麦穗期危害穗粒以及小麦抽穗前小麦吸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都会集中在土壤表层或表面活动的特点,可以采取孕穗期撒药土,抽穗-扬花期茎叶喷雾的办法防治吸浆虫。
配置药土可以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公斤加细砂土20公斤,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公斤,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600~900克,配制湿沙土25~30公斤,在无露水的中午撒入麦田,然后用竹竿或细绳振动麦株,使药土完全落于地表。结合灌水,效果更好。
上一篇: 促进玉米早熟的技术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建设清洁型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