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水稻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己成为全球环境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近10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春季提前、生长季延长、生长季内总积温增加、积温带北移,玉米和水稻晚熟品种的种植范围北移和东扩。利用黑龙江地区1961~2000年5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地区气候变暖主要表现于冬季,20世纪90年代变暖明显,南部大于北部;夏季增温幅度有限,不稳定,出现高温日数增多等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大气水分盈亏状况和水热状况在10年时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暖干化趋势。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03年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43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表明在气温增高、降水量波动变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温带与暖温带的热量界限发生了北撤和东移,分布于小兴安岭北部具有湿润气候特征的地区转变成半湿润的气候特征,黑龙江省西南部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限并无明显变化,但在三江平原中部地区半干旱区面积有所扩大。
  黑龙江地区水稻被认为是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受益作物,水稻面积增减行为可看作是人们对气候变化规律的一种响应。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的水稻生产产生正面影响,而对辽宁大部分地区则产生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黑龙江地区更加适合选育或引进一些生育期相对较长、感温性强或较强、感光性弱的中晚熟品种,逐步取代目前推广的生育期短、产量较低的早熟品种。

气候影响,掌握天气情况,科学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