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 小麦

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倒伏除了和品种有关外,主要原因是水肥管理不当造成的。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小麦高产要做到“促”与“控”相结合。要想获得高产,麦苗不旺不行,但麦苗过旺就存在倒伏的可能。必须通过麦田管理掌握一个“度”。这也是必须根据苗情来调节“促”和“控”的关系。比如苗期要根据苗情采取相应的水肥措施,甚至可以少施肥,不浇水;对于弱苗适当浇水施肥(氮肥)可促进早发苗、早分蘖;对于旺苗,则应推迟浇水、施肥、多锄地,控制麦苗过度旺长,减少分蘖滋生。如不分苗情只促不控,结果麦苗旺长,叶片披垂,分蘖过多,群体结构不合理。这就为日后倒伏埋下了隐患。

小麦返青后,不少农民忙着给小麦浇水追肥力争高产,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小麦的水肥管理也有辩证法。小麦返青后,地气上升,大气温度渐高,有利于麦苗生长发育。农民下地给小麦追肥浇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看苗情盲目施肥灌溉就会“拔苗助长”,是不对的。春季应追多少氮肥,什么时候追,不能凭主观愿望,而应根据苗情而定。每亩总茎数足够的、群体结构合理的麦田,可以适当的追施氮肥;相反,每亩总茎数过多的,群体结构不合理的麦田,此时应控制追肥或推迟追肥时间。一条经验,一般麦田可追返青肥,高产麦田要重施拔节肥,最好分两次追肥,每亩氮素(N)总用量控制在8-12千克,在基肥中配施磷钾肥的基础上,有望获得小麦丰收。总之,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早春氮肥施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