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怎样科学栽培豆角? 其他蔬菜

怎样科学栽培豆角?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品种、播种时间、肥水管理

(一)品种选择。早春豆角栽培,宜选择生长势强,早熟,耐低温,耐湿,耐弱光,耐寒,抗病性较强,“回头荚”产量高的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有:皖豇1号、皖豇2号、宁豇3号、特选之豇28、青条901、黑眉1号等。

(二)培育壮苗。每亩备种1.5-2.5公斤,播种前应剔除饱满度差、虫蛀、破损和霉变种子并选晴天晒种1-2天。播前将种子用90℃左右的开水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使温度保持在25-30℃,浸泡4-6小时,1穴点种3-4粒种子,覆上2-3厘米厚盖籽土。豆角大棚早春栽培,采用大棚加小棚加无纺布,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一般选用8×8塑料营养钵或50孔穴盘护根育苗;2-3月份可直播大棚内,播种前造足底墒。

(三)合理施肥。遵循前控后促原则,开花结荚前控制肥水防徒长,嫩荚坐稳后,是肥足水促进连续结荚。氮磷钾配合,增施微肥和叶面肥,防后期早衰。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作基肥;开花结荚期追肥3次,每次每亩施总含量4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2公斤。

(四)合理密植。l0厘米深地温达10-12℃,最低棚温5℃以上为安全定植期。苗龄2O-25天。密度为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穴距30厘米。带土定植。

(五)植株调整。主蔓第一花序出现后,抹去以下各节侧芽,第1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2叶摘心,进入中后期应及时摘除老病叶。生长后期摘心,促进中上部的侧蔓结荚。

(六)环境调控。定植后一周内保持高温促进缓苗,白天25-28℃,夜间15-18℃。当温度超过32℃时,中午适当通风换气降温;寒潮影响时加温防冻。缓苗后棚温保持在白天20-25℃,连上15-20℃的适宜温度。外界最低温度15℃以上昼夜通风,20℃以上撤去棚膜。

(七)病虫害防治。豆角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虫害有豆荚螟和蚜虫。锈病和叶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减轻病害蔓延,同时尽早喷药。主要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豆英螟从现蕾开花期,在幼虫卷叶前喷药,可亩用1%阿维菌素(灭虫灵)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