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生活好,赶快上淘宝”、“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说的不仅是“剁手党”们,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标语更能说明农民致富的新门路。
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电商的问题不简单。那么也同样可以说,农村电商的事更不简单。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眼光超前的“电商”们早已盯上这片热土。农村电商市场的开发正是电商行业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紧跟步伐,挖掘农村经济市场的转型升级。国务院办公厅11月9日公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专家认为,这一指导意见,对于扩内需、促消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意义深远。不难看出,农村市场这块“大蛋糕”不只是被电商看中了。
问题来了,现今农村人口存在严重的“断层”问题,不是耄耋老人就是蓬头稚子,这些人怎么可能“玩转”互联网,加之保守的消费观念,这些顽疾都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发展,就要想办法。河南省为鼓励农村青年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各地着力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政策引导,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诚然,农村电商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现在农村人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客观上是需要一个消费升级。电商切入的风生水起,无论从创业或是就业来说,都给了一个现实的回答,农村电商前景广阔。可是农村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难题: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等。
城乡统筹推进多年,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在低水平徘徊。农民依然在传统农业转型的道路上挣脱。不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城乡统筹就缺了桥梁,而要推进农村信息化,“互联网+”就是一个突破口,电商是重要体现。只有把分散的小农业,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大数据,充分实现市场对接,让农民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能在互联网上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从本质上破解小农经济的种种弊端。
电商的蓬勃兴起,激活了农村“一池春水”。 出现“淘宝村”、“淘宝镇”、“淘宝群体”这样的新事物,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电子商务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并带来物流快递、包装等服务业大量间接就业,形成电商兴、百业旺、农村活的喜人景象。
上一篇: 创伤分为哪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