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梨黑斑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梨黑斑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发病条件①气候。温度和降水量与病害的发生、发展关 系极为密切。一般情况下,气温24T〜28C,同时连续阴雨,有利 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气温30X:以上,并连续晴天,病害则停止 蔓延。

②树势。树势强弱、树龄和叶龄大小与发病关系也很密切。 树势弱、树龄大发病重。叶龄小,易感病,叶龄大,潜伏期长,叶龄 超过1个月,基本不再感病。叶片背面比正面易发病。病菌孢子 在叶面的水滴中比在蒸馏水中芽管伸展得长,发芽快,这与叶片上 的渗出物,特别是糖分髙有密切关系。

5月下旬至6月上旬疏果 后,在田间条件下,往果实上接种4小时后,即可出现小黑点 症状,经48小时后即可形成分生孢子。果实套袋前如果果面上有 很小病斑时,套袋后病斑扩大缓慢,到6月中旬之后,病斑逐渐开 裂,形成裂果和畸形果。

此外,果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缺肥及偏 施氮肥发病重。

③品种。品种间黑斑病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别。在 日本梨系统的品种中,以二十世纪发病最重,博多青、明月次之,八 云、太白、菊水、黄金、黄密发病较轻,晚三吉、今春秋抗病性较强。

不同品种的感病性是由一对异质性显性基因所控制。在杂交组合 的第一代实生苗中,抗病品种X抗病品种,其杂种后代抗病与感病 苗之比为3 : 1;抗病品种X感病品种,杂交后代抗病与感病苗之 比为1 : 1;感病品种X感病品种,杂交后代100%为感病苗。

据刘仁道研究(2008),引进的17个梨品种中对黑斑病抗性较强的早熟品种是早蜜和翠冠,中熟品种是新竺水,晚熟品种是爱 宕;对黑斑病抗性中等的早熟品种是脆绿、早美酥、爱甘水和华酥, 中熟品种是圆_、西子绿和黄金梨,晚熟品种是红香酥和金水晶。

长期以来,沙梨品种是我国梨树的主要栽培品种,其不同生长周期的各种品种在全国适宜地区得到广泛栽培和应用。从初步的田间 抗性比较结果看,沙梨系统中早熟品种多为抗或中抗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相对强于中熟和晚熟品种。

与沙梨品种相比,白梨品种 的抗性与熟期的关系相反,即早熟白梨品种对黑斑病抗性弱,而晚熟白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相对较强。

说明梨树的生长周期(熟 期)与黑斑病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进行梨黑斑病品种选育时,可以将梨树的生育期作为一个初步的选择指标,果农在选 择优良梨品种时,也应该将果实熟期作为参考指标之一,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利用髙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