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如何识别及防治水稻矮缩病? 水稻

如何识别及防治水稻矮缩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矮缩病的症状

   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病叶症状表现为两种类型。白点型在叶片上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以基部最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点条,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扭曲型在光照不足情况下,心叶抽出呈扭曲状,随心叶伸展,叶片边缘出现波状缺刻,色泽淡黄。孕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点条,穗颈缩短,形成包颈或半包颈穗。

  水稻矮缩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国际26等。

  2、要成片种植,防止叶蝉在早、晚稻和不同熟性品种上传毒。早稻早收,避免虫源迁入晚稻。收割时要背向晚稻。

  3、加强管理,促进稻苗早发,提高抗病能力。

  4、推广化学除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

  5、治虫防病。及时防治在稻田繁殖的第一代若虫,并要抓住黑尾叶蝉迁飞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的高峰期,把虫源消灭在传毒之前。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25g或35%速虱净乳油100ml、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50l喷洒,隔3-5天1次,连防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