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棉花花铃期管理的预防措施
1.及时中耕
中耕能起到除草作用,同时能起到保水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促使棉苗根系下扎,促进壮苗早发,减少病害的发生。前期提高保苗率,1.4万株/ 666.7m2以上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深中耕、勤中耕可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棉花的抗旱能力。
2.做好棉田滴水工作
应根据棉花长势、土壤情况、生育进程、土质类型等因素及时、适量、均匀滴水,避免棉花受旱,保持棉田湿度,改善棉田小气候,提高棉花授粉率,减少蕾铃,花脱落。
3.做好棉田施肥工作
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的时期,应采取水肥一体、一水一肥的方式进行施肥,根据配方将所需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搭配在一起随水进行滴施。同时结合促调,叶面喷施硼肥、锌肥等叶面肥,以补充棉花营养。叶面肥喷施时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防止烧伤棉株。为了防治高温造成棉花干旱,喷施黄腐殖酸类叶面肥,有效的缩小叶片气孔的开张度,减少蒸腾,保持棉株体内水份,延缓棉花旱象。
2.4 施用抗旱剂或抗蒸腾剂
如旱地龙等。蒸腾是植物消耗水分的主要方面。植物吸收的水分中通过光合作用用于生长的水分仅为1%左右,98%以上的水分消耗于植物表体的蒸腾作用。因此,在干旱季节要解决不影响或影响较小植物光合作用条件下,降低植物水分过度的蒸腾技术,达到植物有效蒸腾是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提高植物成活(存活)率的关键。
2.5 合理药控
棉花进入花铃期以后,正是各种病害、虫害的混合危害期,所以做好棉田病虫害防治工作。高温引起棉田干旱,从而加速棉田红蜘蛛的繁殖危害,需加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发现一片,防治一片,必须化控及病虫防治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减少脱落,同时注意喷药时要选择下午进行,防止在上午授粉成铃高峰期因遇药水,造成花粉粒破裂败育而影响正常授粉,抗灾夺丰收。
上一篇: 驾驶拖拉机会车时应注意如何操作?
下一篇: 母猪临产怎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