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源头上消灭灰斑病的病源菌;土壤深翻,消毒处理;地块轮作;推广抗灰斑病玉米品种;其次,采取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针。
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马鸣乡生产中推广应用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综合农艺性状相对好的品种有:路单8号、宣黄单4号、云瑞88、云瑞47等。
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并深耕翻埋,减少翌年田间初侵染源。对用玉米秸秆堆沤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杀死病菌。牲畜粪便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3.适时播种,合理轮(间)作:提前播种,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缩短玉米生育期,错开7~8月高温多雨多湿季节,以降低灰斑病高发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实施轮作既有利益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减少菌量积累;采用间(套)作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相对湿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4. 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抗病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施用微肥。根据马龙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施肥建议: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下: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0kg/667m2;产量水平500~6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5kg/667m2;产量水平650~8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40kg/667m2;产量水平800kg/667m2以上: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50kg/667m2,农家肥15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50kg/667m2。
5. 加强病情调查监测及时防治: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农科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掌握发生动态,以便及时提出防治意见。
化学防治
针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在马鸣乡主要采用以下药物防治:在玉米长至喇叭口期进行第一次预防,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玉米抽雄结束,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隔7d再进行一次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