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再生稻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

再生稻田间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择“双高”良种。选用Ⅱ优航1号、Ⅱ优1273、Ⅱ优航2号等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双高”(品种)组合。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将播种期提早至旬平均气温稳定≥12℃的3月上、中旬,采取旱育秧优势,选用菜地或农地做秧床,提早710天翻土,提前12天整好秧床,每平方米秧床施足60克壮秧肥作底肥和用2.5克敌克松兑水2500克进行秧床土壤消毒,播种时用种子包衣剂拌种,促进秧苗矮壮、多分蘖。播后要及时做好秧床的水、膜管理,出苗后畦面不发白,苗不卷叶不喷水,晴天秧畦两头要揭膜通风,雨天盖膜防雨淋,并及时清沟排水。秧龄3035天,叶龄6叶左右为宜。3、合理密植,畦厢式栽培。栽培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发挥穗大、粒多的优势。插秧前先按畦带沟1.8米开沟整畦(其中沟宽2530厘米、沟深1620厘米)。每畦插9行,株行距20.0厘米×18.0厘米左右,每亩确保插足1.82万丛,丛插两粒谷,确保基本茎蘖苗达68万苗。4平衡施肥,重施催芽肥和壮苗肥。根据目标产量要求和我省稻田土壤养分含量,一般再生稻头季亩施纯氮(N)量1213公斤、纯磷(P2O55公斤、氧化钾(K2O12公斤,NPK比例为1:0.360.42:1。磷肥作基肥施用,钾肥作分蘖肥和穗肥分施。氮肥按基肥占35%,促蘖肥占25%、烤田后接力肥占10%、穗肥占20%、粒肥占10%分施。5、及时烤田,培根壮秆。水管上做到薄水插秧,寸水护苗,浅水促蘖,苗够(810/)、时到(插后2025)排水搁()田、抑制无效分蘖,烤田达标后间歇多次灌沟水或半沟水保持畦面湿润、培根争多穗大穗,提高成穗率,水层孕穗扬花增湿度提高结实率,齐穗后干湿交替到成熟,保持根系活力、增粒重防倒伏。第一次烤田在头季稻有效分蘖终止期,或苗数达1518万苗时,就应及时进行,烤到脚踩不陷泥,有脚印不粘泥为度。第二次烤田在头季稻抽穗后1520天施催芽肥后,让水层自然落干后进行。但这次烤田应是轻烤或搁田,直到收割留桩后3d内复水。这次烤田可达到调气养根,养根保叶的作用,同时因田泥干实,也方便头季稻收割留桩作业。6、低指标防治“二虫二病”。“二虫二病”即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一般掌握二化螟枯鞘3%,稻飞虱丛有5头,纹枯病丛发病率10%,叶瘟始发期及时下药。7、适时收割头季稻,把住留桩高度。再生稻头季必须十黄时收割,以提供充裕的时间,利用母茎富余的光合产物供养腋芽,使腋芽充分发育,提高萌发率,增加枝梗颖花分化数。适宜的割桩位置在倒2节腋芽上方10厘米左右,相当于株高的三分之一。在这种高度割桩,可以100%留住倒2芽,同时保留较多份额的稻桩干物质,收割后源源输送到再生分蘖。8、化学调控。在再生季抽穗6070%时,每667m2用赤霉素2克,兑水50公斤稀释喷雾,可促进基部低节位分蘖的穗颈抽长,克服包颈,提高全田植株整齐度,提高结实率和饱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