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时间紧,而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量很大,在调研中农民反映的工程方面的问题,以及从近几年的工程建设、验收发现的相当比例的问题,都与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有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的机制。一是务必提前动手规划,土地治理项目规律性很强,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政策性变化,项目县不能等上级项目规模、指标确定再动手,要在年中就着手选择下一年度项目区位置,在秋季即开始第二年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二是务必让农民高度参与,做实、做深、做细勘察设计工作,项目勘察设计人员要与项目村的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充分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设计落实具体工程位置、数量。在完成项目规划图后,要把设计方案分发给项目区的每个村,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对有异议的工程,重新实地踏查,修正设计,确保每一项工程科学实用,群众满意。三是规划设计完成后实行专家评审制,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专家对规划设计标准进行审查,根据专家意见作出修改调整,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加强宣传,减轻实施项目的难度。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扩大农业综合开发影响,让农民知道开发项目由国家投入,农民参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完成后都归农民所有。让农业开发政策家喻户晓,工程建设人人皆知,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服从规划,自觉筹资投劳,自觉监督工程质量,使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3、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管护机制。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建成的项目工程越来越多,为保证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转,长期发挥项目效益,乡村要成立管护组织、制定项目区配套工程设施管理办法及农田防护林管理办法,采取集体和个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护,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及时与项目乡镇、项目村办理产权移交手续,明晰项目产权,确定管护主体,每项工程做到管护责任到人头。市县农开办要建立建后项目跟踪调查制度,建后跟踪调查不仅能有效反映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工程的管护情况,为上级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督促产权单位加大管护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工程的管护,使项目工程能长久发挥效益。
上一篇: 如何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下一篇: 种蛋的民间传统孵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