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粗壮,灰褐色,雌虫体长 25-40 mm,翅展 68-87 mm;雄虫体长 23—34mm,翅展52-68 mm。雌、雄触角均为线状,雄成虫触角鞭节 71节,先端 3节短细,尤以第三节最短;雌成虫鞭节73-76节,先端2节短细。下唇须紧贴额面,伸达触角基部。头顶毛丛,领片和肩片暗褐灰色,中胸背板前缘及后半部毛丛均为鲜明白色,小盾片毛丛灰褐色,其前缘为1条黑色横带。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亚外缘线黑色、明显,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处呈黑褐色大斑,是为该种明显特征。后翅浅灰色,翅面无明显条纹,其反面条纹褐色,中部褐色圆斑明显。雌成虫翅级由11-17根硬鬃组成。中足胜节1对距,后足腔节2对距,中距位于端部1/4处,后足基附节膨大,中垫退化。[1]
卵圆形,长 1.52-1.72 mm,初产灰白色,渐变为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布满纵脊行纹,行间有横隔。
扁筒形。初孵幼虫体长 3 mm左右,老龄幼虫体长 63-94 mm。胸、腹部背面鲜红色,腹面色稍淡。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骨化,褐色,上有1个浅色“D”形斑痕;幼龄幼虫该斑痕黑褐色,5龄以后变浅。斑痕前方有一长方形浅色斑纹;后胸背板有两枚圆形斑纹。腹足深桔红色,趾钩三序环状,趾钩数为82-95个;臀足趾钩双序横带,趾钩数19-23个。此虫体色从幼龄至老龄均为鲜红色。 [1]
棕黑色,略向腹面弯曲。蝎长 29-48 mm。雌蛹腹部背面第一至第六节,雄蛹第一至第七节,每节有2行刺列,前行刺列粗大,刺列长过气门,后行刺列长不达气门。雌蛹第七至第九节,雄蛹第八、九节,只有1行刺列。后足长不过腹部第三节。臀部有3对齿突,腹面1对显著粗大。
长椭圆形,略弯曲,系老熟幼虫所吐丝质与土壤缀成,内壁光滑,灰白色,质地坚韧
上一篇: 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犬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下一篇: 韭菜枯萎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