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毒杀。结合冬耕或在休眠体解除休眠时施药可大大减轻第一、二代的为害,夏伐后撒药可控制第二个高峰期(6月中旬)。每1/15公顷用药:5%甲基二硫磷颗粒剂3公斤或5%益舒宝颗粒剂15公斤或3%米乐尔颗粒剂25公斤。施药时最好拌细土25公斤,沟施于土中,浅翻盖土。
2、春季摘芯去除部分幼虫。
3、桑芽喷杀。必须适时进行准确预报。重点抓好第2代至第四代的防治。通过查蛹方法了解发育进度进行预测,查到初蛹占总虫数的10%时后6—8天,或中蛹高峰期后4—6天,或后蛹高峰期后2—3天,或成虫高峰期后1—2天,或在雄虫高峰期后2—3天,可定为防治适期。另因该虫在野外的发育进度受温湿度影响较大,生产上可通过前、中、后蛹以及成虫的发育进度情况来进行校正防治适期。该虫群体发育并不十分齐整,根据预报在防治适期喷药,最好在施药后隔7天再施一次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时间一般为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用药种类。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蚕期用灭蚕蝇500倍液。方法:由于该虫仅危害桑芽的芯部,用喷雾器将药剂喷于桑芽内,以药液略有下滴为度
上一篇: 如何预防羊的中毒疾病?
下一篇: 早稻中后期田管技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