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早中熟良种。
(二)麦收后及时抢种。小麦收获时尽量留低麦茬。提倡大豆铁茬抢墒免耕机播。应选择播种深浅一致、性能稳定可靠的精量播种机,以保证播种质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麦收后抓紧灭茬整地,选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如果墒情不足,可结合浇麦黄水增墒,有条件的可浇水造墒播种。
(三)合理密植。根据地力、播期、品种特性以及前茬小麦种植情况,选择合理的株行距。一般行距35-50厘米,矮秆、主茎型品种行距宜小,分枝多、高大型宜大;低肥力地块宜小,高肥力地块宜大;迟播宜小,早播宜大。种子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一般亩用种量4-5公斤,密度每亩1.3-1.6万株,肥力较高的田块可降到1.0-1.2万株,瘠薄田块可增加到1.8-2.0万株,晚播地块密度应比正常播期地块提高10%-15%。出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定苗,缺苗断垄严重的要及时补种,或芽苗带土浇水移栽。
(四)科学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45%的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可使用种、肥一体机,做到播种、施肥一次完成,肥料与种子要分层,一般施于种下4-5厘米,以免烧种。有条件的地区可亩增施3-4吨有机肥。氮肥要分期施或施用缓释肥。后期可追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及锌、锰等微量元素)防早衰。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根瘤菌接种。可将根瘤菌剂均匀喷洒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但勿与种衣剂同时拌种,也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五)严格使用除草剂。播种苗前封闭除草,一般每亩用50%的乙草胺100-130毫升,或者72%的都尔乳油150毫升混加3~5克20%的豆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水50公斤喷洒。田间秸秆量大的地块,还需进行苗后除草,根据土壤情况、杂草种类、大小选择除草剂。单子叶杂草可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精稳杀得等,双子叶杂草可用克阔乐、氟磺胺草醚等。在大豆3片复叶期内,每亩用24%克阔乐30毫升加12.5%盖草能乳油30~35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施,可同时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使用除草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药害发生。
(六)及时化控和排灌。长势过旺的田块,要及早施用多效唑等进行化控,防止徒长和倒伏。花前每亩喷洒40克国光矮丰多唑·甲哌鎓防后期倒伏。大豆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需水较多,受旱时应及时灌水,否则可造成落花落荚或鼓粒不充分。7、8月份黄淮海地区降雨量集中且较大,应及时做好排涝工作,防止田间渍水。
(七)及时防治病虫害。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防治。可选用辛硫磷等药剂拌种或苗前毒饵捕杀,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出苗后10~20天使用内吸性药剂防治豆秆黑潜蝇。苗期选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红蜘蛛、蚜虫、烟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中后期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及高甲维盐、阿维菌素等,及时防治大豆造桥虫、卷叶螟、豆天蛾、蝗虫、斜纹夜蛾、豆荚螟、食心虫等。
(八)适时收获。成熟时应及时收获,以免炸荚或遇雨发霉。
上一篇: 枣花叶病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