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又受太平洋、印度洋影响,气候温和同时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受西北气流影响,冬季寒冷干燥。东南部和西南部受季风影响,夏季 温暖湿润,水热同季。地理上较大的南北距离,造成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依据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0℃的积温数和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0℃的天数为主要参考指标, 把我国划分为如下几个热量带。以干燥度为主要指标(即年最大蒸发量与年降水最的比值),全国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五个区域:
1.湿润地区
降水大于蒸发,干燥度<1.0,南方降水800mm以上,东北略低。天然植被为森林,占全国土地总面积32.2%。土壤基本上没有盐演化。包括秦岭、淮河以南,东北东部、北部山区,辽东半岛和西南、东南部。
2.半湿润地区
降水与蒸发大致平衡,干燥度1.0一1.5,年降水量400一800mm,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天然植被为森林草原的过渡区,形成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包括东北平原北部及东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3.半干早地区
蒸发超过降水,干燥度1.5一2.0,年降水量200 - 400mm。由于水分不足,天然植被为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7%。包括东北平原经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北部,西向黄河、长江源地,西南至喜马拉雅山北麓。
4.干早地区
蒸发远远超过降水,干燥度2.0一4.0,年降水量100一200mm。天然植被为半荒澳和荒摸草原。包括极干早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0.8%。包括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昆仑山地等。
5.极干早地区
降水极少,极强蒸发,干燥度大于4.0,年降水里100mm以下或50mm以下。为荒漠地区。包括阿拉善高原、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我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显著的季风特色: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着规律性的季节更替,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陆的配置所决定的。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方和南方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与同纬度地带相比,在副热带范围内和美国东部、印度相似,但与同纬度的北非相比,那里是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年雨量仅110毫米,而我国华南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区降水只有200毫米,而我国长江流域年雨量可达1200毫米,黄河流域年雨量600多毫米,比同纬度的地中海多1/3,而且地中海地区雨水集中在秋冬。
上一篇: 黄瓜黄足黑守瓜发生规律有哪些?
下一篇: 波尔山羊生产瘫痪的治疗方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