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鱼类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鱼病滋生蔓延的时期。为确保塘鱼稳产、高产,夏季鱼塘管理要抓好以下六点。
(一)合理投饵施肥。
1、以草鱼、鲤鱼、鲫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一般1日投喂2---3次。饲草投在池面架设的饲草框内;颗粒配合饲料,应用敲击水桶等方法形成条件反射,在一定范围水面投喂;饼粕、 麸片等精料投在水下饵料台上。每次投喂量以2~4h吃完为度。
2、以养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要及时追肥,以补充水中氮、磷、钾等元素。7~10d追肥1次,每次亩施水产专用肥2--3Kg或者尿素2.5kg+过磷酸钙5kg,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晴天施用。
(二)保持水质良好和高水位。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0~30cm;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清淡些。每7~10d左右应灌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0--15cm,整个夏季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三)坚持巡塘。每天早晨巡塘,观察塘内水质肥瘦、池鱼活动摄食等情况。对于浮头的观察,如果日出前鲢、鳙鱼群集于水面中央,人近池边鱼即潜入水中,这样的浮头一般不需抢救;如果草鱼亦浮头,体色变黄,不集群,不怕人,须立即进行冲水抢救;如果鲤、鲫鱼也浮头,表示水中的溶氧已极低,抢救不及时会发生“泛塘”死鱼,应及时开增氧机,同时要捞出病死鱼和草渣。
(四)积极防病。对鱼病要掌握“以防为主”的原则。
夏秋季节,鱼类烂鳃和肠炎、出血等病尤为突出。每月用漂白粉遍洒鱼塘一次,使塘水保持合适的浓度;将韭菜、大蒜捣烂,适量加入精料中投喂,每5 kg饵料中加捣烂的大蒜0.25 kg和0.2 kg食盐投喂。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2.5 kg~15 kg,兑水后全池泼洒。
(五)成鱼高温“六防”。夏秋气温高,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应注意的是:
1、防止水质老化。伏天池水逐渐老化,由微碱性变成酸性,影响天然饲料繁殖,降低光合作用,抑制鱼类生长。可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30kg,化成乳浆,分上、下午全池均匀泼洒,每隔15~20d泼洒一次。
2、防止鱼类饥饿。盛夏,成鱼长势好,摄食量大,一般应每日投精料约为塘鱼总量的2%-3%;每50kg草鱼,每天需投喂50kg左右的青饲料。
3、防止水温过高。鱼类生长最适宜的水温23℃~29℃,超过了适温范围必须调整。方法是加深塘水深度,一般水深以2~2.5m为好,水位浅的鱼塘,可通过勤换水来调节水温。
4、防缺肥。以养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要及时追肥,以补充水中氮、磷、钾等元素。7~10d追肥1次,每次亩施水产专用肥2--3Kg或者尿素2.5kg+过磷酸钙5kg,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晴天施用。
5、防缺氧。伏天,鱼类耗氧量大,加之大量有机质、肥料的分解,水中易缺氧。一般每隔3~5d应加水10cm,有条件的,应安装增氧机,为鱼池增氧。
6、防病害。伏天,鱼类发病率最高,特别是烂鳃、肠炎、出血等病。每月应用漂白粉按每亩水深1米0.8kg遍撒一次或将三黄散、Vc、Ve等适量加入精料中投喂。采用定期、定量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和适量换水的方法来调控水质,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水质,改善溶解氧,稳定藻相,减少pH的波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使水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水体中的有益菌种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病菌的滋生。
夏季是鱼的旺食旺长期,也是鱼病的盛发期,这一时期鱼塘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坏,对养鱼效益起决定作用。归纳起来,夏季鱼塘管理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预防鱼缺氧死亡。水温超过20℃时,适当减少或停止施肥。水质过肥的池塘,应勤加水勤换水,加水或换水视水质情况而定,可由每半个月一次缩短到每3-5天一次,每次加水或换水量为30-40厘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的适度范围内。
2、科学投喂: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喂霉变的饲料。饲料投在固定的地方,根据池鱼总量确定投喂量,平时投喂量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80-90%,阴雨天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30-50%,遇闷热、雷雨等恶劣天气停止喂食,以防加重缺氧造成死鱼;定时投喂,一般在上午9-10点或下午2-3点投喂为宜,严格控制早晨鱼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否则夜间鱼吃饱后,会增强呼吸,减少池内氧气。
3、防范浮头:加强早晚巡塘,做好鱼浮头防治工作,防止泛塘死鱼。盛夏季节,闷热雷雨天气多,鱼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泛塘死鱼。鱼浮头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晨开始浮头是轻浮头,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在池塘中间浮头为轻浮头,发展到四边的为重浮头;听到脚步声就下沉的为轻浮头,不下沉的为重浮头。发现鱼严重浮头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无增氧设备的应立即加注新水。
4、防治疾病:加强鱼病防治,做到以防为主。⑴鱼塘彻底清整消毒。⑵春片鱼种入池时用药液浸泡鱼体,可有效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⑶有机肥消毒后再施。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⑷高温季节采取食场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菌药的措施预防细菌性鱼病。采用此类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既要达到有效防治浓度,又不能影响鱼摄食;二是食场周围药物的有效浓度应保持1小时以上;三是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3-5天。鱼生长旺季,定期用杀菌药拌料投喂,可有效预防各种细菌性鱼病。
5、日常管理:梅雨季节或遇暴风雨,要检查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栅栏,防止在溢水或泄水时逃鱼。定期泼洒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一方面可预防鱼病,另一方面也兼有调节水质的作用。每5亩池塘配备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遇闷热雷雨等恶劣天气及时开机,连续阴雨天整夜开机,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早晨日出前开机2-4小时,以确保池鱼安全。坚持每天巡塘,观察鱼的摄食、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夏季的鱼病防治办法应以调控水质和改良底质为主,用药也要以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环保药为主。坚持在6-9月使用底质改良剂或光和细菌、净水复合菌。在调节水肥度方面以肥水旺或肥水复合菌等藻类营养物质的药物为主。
二、在防病治病时尽量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药物,宜选用针对病症的环保型成品药如菌藻净之类。
三、避免使用杀虫、消毒药物一起泼洒的方法治疗鱼病。因为在夏季水温高的情况下,这种治疗方法不但会败坏水质,而且极易杀伤鱼而引起死亡。所以应取一亩药量的1/5至1/6的药量,在投食区搅匀泼洒,再投食引鱼进行药浴。严重的可增加用药次数,并让鱼内服药物。
上一篇: 香蜂草繁殖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马铃薯种薯催壮芽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