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对路适宜肥料 首先,要看当地环境条件,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目前我国在大田农作物上实际推广应用的控释肥主要有3大类,一类是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膜,一类是使用长效脲醛或硫材料包衣,还有一类是在肥料中添加抑制剂。其中,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膜控释肥,养分释放速度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养分释放越快,因此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或季节,宜选用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受温度影响较小的产品,反之应选择养分释放速度较快的产品;长效脲醛或硫材料包衣缓释肥,养分释放速度受土壤温度、水分、酸碱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选用此类产品时,更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肥料的影响;添加抑制剂类控释肥,肥料中的抑制剂易随水淋失,因此不宜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使用,最好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推广。其次,要看作物生长期,选择养分释放速度适宜的控释肥。不同的控释肥产品,通过调整包膜厚度、添加剂用量、肥料粒径等,可使养分释放速度发生很大变化。养分控释时间短的只有两个月,长的可达1年甚至更长,因此在选择控释肥时,应充分考虑作物的生长期。
2、合理搭配,掺混使用 。控释肥由于养分释放速度较慢、价格较高,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速效肥料按照合适的比例掺混使用,使养分释放能够实现长短结合、均衡供应,促进植物生长稳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掺混比例应根据具体作物灵活确定,一般应在控释肥中掺混20%~30%的速效肥料。
3、适当控制肥料用量。控释肥的养分利用率较普通肥料有明显提高,因而使用控释肥的单位面积用量应比使用普通肥料的有所降低。在相同目标产量情况下,使用控释肥每亩肥料用量可比普通肥料少10%~20%。每亩控释肥的具体用量,需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肥力水平及肥料养分含量确定,如果目标产量较高、土壤肥力低下、肥料养分含量偏低,应适当增加肥料用量,反之则应减少用量。
4、注意肥料使用方法。首先,要把握好施肥时间。控释肥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只宜做种肥、底肥或前期追肥,在作物播种时或在播种后的幼苗生长期施用。如果施肥太晚,起不到应有效果,达不到增产增效目的。其次,要根据不同作物确定适宜的施肥方法。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宜在播种或插秧前均匀撒施,然后通过翻耙将肥料混入耕作层中。其三,要防止肥料烧根、烧苗。与普通肥料相比,控释肥由于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做种肥、底肥相对安全,但如果肥料用量较大,肥料距离作物根系或种子太近,仍然会出现肥料烧根、烧苗现象。因此,使用控释肥做种肥或底肥,肥料与种子或苗子之间的距离仍然要控制在8厘米宽以上。
5、根据苗情适时追肥 。控释肥可以使养分在作物生长期缓慢释放,因此使用控释肥可以减少追肥次数。生育期较短的作物,一生只施1次肥料即可以满足其整个生长季节的养分需求,不再需要追肥;生育期较长的作物,仍要根据作物苗情长势适时追肥。一般应根据控释肥释放期,每3~9个月追施1次。
上一篇: 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 造成农药对蔬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