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大蒜 > 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大蒜

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产地环境条件  
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产地土壤、水、大气要符合种植业生态食品综合标准,避免与葱、韭菜、洋葱等作物连作。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灌方便,土壤PH值呈中性。  
2.种蒜选择及处理  
选用抗逆性好、抗病虫能力强、高产、并通过省级农作物品种市场委员会鉴定或审定的蒜种。苔蒜可选用成都二水早,蒋林早蒜,砣蒜可选用吉阳大蒜,金乡1号、金乡2号大蒜等。种蒜质量要求具有该品种形态特征,蒜砣大,外观籽实饱满,蒜瓣大小均匀,无虫眼,未霉烂。种子处理中摘除霉烂、有虫眼的蒜瓣和蒜皮。播前采用药剂浸种,浸种药剂为500倍的25%多菌灵稀释液,浸种时间为10-12小时,捞出后沥干。  
3.田块选择及处理   
选择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无城市生活污染,水源好、土壤肥沃的田块。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土地,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担,饼肥150kg,大蒜专用肥75公斤。整地作畦,畦宽1.5-2米,地膜栽培1.5米,沟深0.2左右,沟宽0.3左右,畦面要求平整、土细,做到厢平、沟直、三沟配套。  
4.播种  
一般栽培播种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地膜大蒜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每亩播种量125kg一150kg,要求墒足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均匀。一般栽培开沟栽培,先从畦的一端开第一沟,再按株距将蒜瓣,从靠沟的一侧依次排入。排完后再按行距开第二沟,用第二沟的土壤覆盖第一沟,依次进行。地膜栽培按1.5米宽开厢,将厢面整平,用2米宽地膜覆盖后,要将地膜拉紧,四周压土,防止风吹起地膜,微膜每亩需3-4kg,地膜7-8kg,采取先盖膜后播种,用直径1.5cm左右粗木棍或竹签将一端削尖,也可用自制打气孔器打孔,将种蒜插入洞穴,顺势带土覆盖。土壤中等田块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播4-5万株.株行距气3×4寸-3×5寸,肥地稀植,瘦田密植。把蒜瓣排放沟内,覆土2-3cm。  
5.田间管理  
大蒜出苗后视土壤墒情浇水,结合灌水追施2-3次速效肥,田间灌水不宜过多过勤,要速灌速排,避免长时间浸泡蒜田。当幼苗2片-3片叶时,追施一次速效肥,每亩施用腐熟稀粪水1500kg,也可在稀粪水中加入尿素7.5 kg,在翌年2月追施返青肥,每亩施尿素15kg,3月上、中旬追施幼苗分化肥,每亩施氯化钾或尿素10kg。及时清除病害叶片和花梗,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00g-200g75%百菌清可湿粉剂稀释500倍,或70g-80g50%扑海因可湿粉剂稀释1500倍,或170g-200g64%杀毒矾可湿粉剂稀释500倍防治1次。防治根蛆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g-200g兑水100kg-200kg灌根防治1次。葱蝇每亩用2.5%敌杀死20ml-40ml兑水60kg-120kg喷雾防治。  
6. 收获及运输  
大蒜收获前30天禁止施用任何农药和追肥。当蒜苔的花序苞片伸出叶鞘7cm-10cm时刚弯腰时即可采收蒜苔,采收时用刀割开假茎,把蒜苔抽断取出,把蒜叶扭转覆盖伤口,注意不要划伤蒜苔,保留叶片4-5片。蒜苔采收后25天左右即可采收蒜砣,蒜砣挖出后,晴天排晒几天后,捆扎成束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挂藏。产品外观要求新鲜,未受损害、完整、清洁、水分含量正常、无异味、处于规定的成熟阶段,产品未受冻害、形状整齐,颜色均匀且呈品种典型色泽等,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应标明食品标志、品质、名称、净重、生产日期、保藏日期、执行标准等。蒜苔和蒜砣所采用的包装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的包装要求。要求蒜苔蒜砣包装器具专用,运输过程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混装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