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别名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主要为害棉花、烟草、番茄、番薯、木薯、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等多种农作物。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等国均有分布。以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致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同时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不良。烟粉虱还可以传播病毒病。近年来该虫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虫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严重,寄主范围广泛,传播和蔓延速度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控制其为害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烟粉虱怎么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毫米,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两对翅休息时呈屋脊状。
若虫:长椭圆形,淡黄色至黄白色。一龄若虫周缘具毛,有触角和足,能爬行;二、三龄及伪蛹时,固定在叶背面,吸取植物汁液并分泌蜜露。
卵:长椭圆形,具光泽,基部较圆,顶部尖,卵基部有一短柄,插入叶肉组织中。
蛹:长0.55~0.77毫米,宽0.36~0.53毫米。
发生特点
烟粉虱每年发生10代左右,露地危害从盛夏延续至晚秋,然后迁移到保护地蔬菜内继续危害。几乎月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每代15~40天。夏季卵期3天,冬季33天。若虫3龄,9~84天,伪蛹2~8天。成虫产卵期2~18天。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成虫喜欢无风温暖天气,有趋黄性,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l~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相对湿度低于60%成虫停止产卵或死去。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培育“无虫苗”,保护地蔬菜育苗前,先灭虫后育苗。同时幼苗移栽前集中施药防治。当茬蔬菜收获后,立即清除温室内若虫的残留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杀灭田间及温室四周杂草。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②物理防治:在温室休闲的夏季密闭通风口,利用棚内50°C的高温杀死虫卵,持续2周左右。冬季换茬时裸露1~2周,利用外界的低温也能有效杀死各态粉虱。利用烟粉虱趋黄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于植株顶端,每隔2~3米挂1块。
③药剂防治: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上一篇: 何谓羊急性瘤胃臌气?
下一篇: 母羊产后不食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