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青蛤育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其他水产

青蛤育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1791)]育苗,亲贝选择与暂养亲贝一般选择2龄贝,规格为3~4厘米,每亩用量为50千克。将发育好的亲贝取出,在阴凉处阴干5~8小时,后移入准备好的室内水泥池,加水30~40厘米,水需经砂滤或300目筛绢过滤,将亲贝散摊在池底,充气,使水呈沸腾状。在整个产卵过程中,要及时检查产卵情况,如发现受精卵或精子过多,要及时将受精卵排除,计数后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内孵化,并及时向水泥池内加注新水,以刺激亲贝继续排卵至结束。受精卵排入池塘后,可视密度高低适当加注新水。入池的第二天,可用120目筛绢做成的浮游生物网捞取幼体,检查其发育情况。受精卵入池3天后,即可全部转为壳顶幼虫附着池底。稚贝的培育主要是水的管理,要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及藻类数量。如池中饵料生物过少,除添加新水外,可少量施尿素05毫克/升,磷肥1毫克/升。在入冬前,要将池水加至15米以上,以保证稚贝安全越冬